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 中枢政务机构(汉-唐)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2 题号:22785080
唐代政事堂会议的参加者分为两类,宰相和“行宰相”。前者固定为中书令、门下省侍中;后者则是临时被特许的会议参加者,他们必须加带有宰相职衔,否则是不能登堂议政的。唐代政事堂会议的这一分类(     
A.主要服务于皇权的统治B.体现出中枢机构设置过于重叠
C.表明宰相成为决策核心D.折射出决策与执行权绝对分立
2024·甘肃酒泉·三模 查看更多[4]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如图是根据杜佑的《通典》绘制出三省六部的分工图,这一分工能够说明
A.唐朝政治制度最为完善B.唐朝政治消除了家国一体的政治特色
C.三省制的核心是中书省D.三省六部制有助于减少皇权决策失误
2019-11-26更新 | 27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与秦汉不同,唐代宰相是一个集体,三省的首长均为宰相,其他官员也可由皇帝指派参决大政。这反映了(     
A.中央权力加强B.宰相制度相对完善
C.相权趋于弱化D.唐代官僚机构膨胀
2023-11-15更新 | 8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东汉尚书台曾独任中央秘书机构,后担负行政任务,失去了信息枢纽的本色,魏晋时为中书省所取代;后中书省显耀,西晋则另设门下省负责中央的秘书工作。这反映出(     
A.三省六部制正式确立B.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
C.中外朝制度逐渐确立D.封建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2023-11-27更新 | 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