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交流与传播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题型:论述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 题号:2279599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材料:核心思想理念。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

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

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7年1月25日)

阅读材料,结合中国现代史,谈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作用。(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也是文艺创新的宝藏。中国文化历来推崇“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 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故步自封、陈陈相因谈不上传承,割断血脉、凭空虚造不能算创新。要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

——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依据材料,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自拟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3-05-01更新 | 49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2】【文明涵化与趋时更新】

冯天瑜先生在《中国文化生成史》中指出,多极世界各具特色的文明彼此交流沟通,其间既有冲突激荡,又有吸纳融会,达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涵化”结果。以中国文化为例,历史上,中国文化发生过三次历史性融合。

第一次历史性融合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发挥,这属于本土文化内部的综合提升。
第二次历史性融合随着佛教文化的渗入,特别是唐代玄奘大师从印度带回佛教经典, 开辟了传统秦汉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的融合时代。
第三次历史性融合明代中期以来, 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 在传播西方宗教的同时, 也带来了某些科学工艺。

——摘编自李良玉《新文化的起源》

请结合中国文化的三次历史性融合,以“文明涵化与趋时更新”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标题,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2024-04-26更新 | 86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不同国家或地区,都有自己的文化符号,如图所示。

任意提取材料中的两个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进行中外关联。
2024-05-03更新 | 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