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现代史 >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 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 题号:2280076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外开放40年,既是中国社会经济生活发生深刻变革的40年,也是中国与世界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的40年。在这40年里,开放成为了推动和深化改革支撑和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开放带来了中国改革发展缺少的外部资源,拓展了中国发展的外部空间,形成了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倒逼机制”。开放的内容不断扩展丰富。开放从中国作为一个整体对外部世界的开放速步扩展到中国内部的相互开放,最后是世界各国之间更大的开效。

——摘编自杨雪冬《对外开放40年的成就与思考》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对民营企业重要性的认识逐渐深化,并不断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地调整发展民营经济的各种相关的政策,陆续出台了许多支持与引导民营企业良性发展的政策,有关部门也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来优化营商环境,不断为民营经济更加深入与健康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民营经济已经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摘编自王晓琦《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发展历程初探》

材料三   1979年,我国民营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还不到1%;2006年,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已经超过了50%。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解决了大量人口的就业问题,而且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财政税收等方面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注入了持久的活力。

——摘编自朱艳丽《新中国成立60年来民营经济发展的理性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意义。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面临一个经济上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国家财政困难,投机商人趁机抢购物资,囤积居奇,拒用人民币,倒卖银元,加剧物价飞速上涨。为制止投机资本制造的市场混乱,党和政府采取有力的经济措施和必要的行政、法律等手段……1950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结束了连续十几年物价暴涨的局面,人民政府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历史事件汇编

时间

历史事件

1978

中国共产党召开

1980

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

19829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

1984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98710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1992

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为中共十四大的召开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

199210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
标是

200010

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

200112

中国正式加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党和政府为解决这一时期经济困难采取的措施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填写表格中①②③对应的内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经验启示。
2023-03-09更新 | 9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国是一个特殊的国家,以铁路建设为先导开启工业并实现了工业化。德国的铁路建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起步阶段、全面建设阶段和高潮阶段。在铁路建设过程中,政府一方面为参与铁路建设的企业颁发兴建许可证,鼓励私人投资,并制定相关法律,为人或公司提供法律保障;另一方面通过贷款以及直接投资等形式,大力推行铁路国有化建设,1871年德国统一后,市场扩大,德国抓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机遇,将新发明运用到铁路建设上,并对原来旧有的铁路线进行电气化改造。19世纪80年代,德国拥有的铁路线长度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摘编自刘娜《工业革命时期德国政府在铁路建设中的作用》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随即成立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统一管理全国铁路的运输生产、基本建设和机车车辆工业,到1949年底,全国铁路达21810公里。一五计划时期,全面改造旧中国铁路落后面貌,同时将新线建设放在西南、西北地区⋯⋯1991年,国家启动高铁科研攻关计划。2005年制定通过《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明确了建设目标,强化了高铁建设“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全面自主创新”的发展阶段。2008年,我国第一条   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一流水平的京津威际高速铁路投入运营。中国高铁技术已处于世界先进行列,并大步走向海外,成为中国外交战略的一个大方向。

——摘编自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稿》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德国两国铁路发展状况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不同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铁路建设对新中国发展的意义。
2022-07-10更新 | 12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1825年修筑了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后,美国联邦政府就给予了充分重视,在1824年到1838年间联邦政府就出资并派遣技术人员勘探铁道线路,美国一方面从英国购买机车,一方面加紧国产火车头的研制工作......由于运河在地理上有较大的局限性,只能连接已有 的河流形成水路交通网,在河流稀少的地区就不能够发挥作用,而铁路长年可用,是不受地理 条件限制的最强大的交通设施,铁路建设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到19世纪40年代,美国的铁 路总长度已经在世界上排名第二,达到2818英里。

——《19世纪美国交通运输革命研究——以铁路建设为中心》

材料二

发展阶段筑路总里程(公里)综合统计大事记
肇兴

(18761894)

473.4,其中官办占69.3%全国总里程
2.3万公里, 计0.23公里/百平方公里, 东北和沿海地区占比94%。
1880年,第一家铁路工厂胥 各庄机修厂诞生
第一次筑路高潮
(18951911)
9200,其中借外资或列强直接修建占83.5%1909年,近代中国第一条自 建的干线铁路京张铁路建成
从低谷走向高峰
(19121937)
11000,在已建成的铁路中 列强直接或控制经营占 86.7%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进入高 潮

——摘编自杨勇刚《中国近代铁路史》

材料三   改革开放40年,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中国铁路是这种沧桑巨变的缩影。40年,中国铁路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从内燃机车到电力机车,再到高铁动车,中国铁路变迁史 就是一部世界铁路革命史。铁路运营里程大幅延伸,时速大幅提高。40年前,中国铁路营业里 程只有5.17万公里,平均时速不到40公里。截至2017年底,铁路营业里程达12. 7万公里,较 1978年增长145.6%。其中,高铁2. 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66.3%,居世界第一位。

——《40年中国铁路变得越来越强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世纪美国铁路建设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中国铁路建设发展的意义。
2019-12-25更新 | 1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