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史 >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题型: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7 题号:22801914
19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杜林宣布改信社会主义,自诩为社会主义的“行家”,提出了“一切经济现象都应该由政治原因来解释,即由暴力来解释”的观点。对此,恩格斯撰文指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不是暴力,而是经济条件。恩格斯此举(       
A.立足于帝国主义时代B.推动了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
C.捍卫了科学社会主义D.丰富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
【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图漫画反映了当时(     

A.工人阶级对资本主义的不满B.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盛行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D.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
2023-05-02更新 | 7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恩格斯说:“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人们首先吃、喝、住,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生活资料的产生构成了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乃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一“规律”是(     
A.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B.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有巨大作用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D.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
2023-07-26更新 | 3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指出:“在1848年革命失败以前,马克思始终不曾想过要用无产阶级革命代替资产阶级革命”,即使在法国,“眼前最迫切的需求还不足以促使无产者要求暴力推翻资产阶级,他们也无法胜此重任”。这说明,1848年革命之前(     
A.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B.无产阶级政治力量尚未成熟
C.代议制在欧洲已普遍建立D.德国工人阶级实力强于法国
2023-08-30更新 | 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