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交流与传播 > 古代的商路、 贸易与文化交流
题型:论述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78 题号:2285148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代

《汉书·地理志》记载,汉朝船只满载着货物从合浦郡徐闻县起航,抵达东南亚一带,最终抵达黄支国(印度)。国外的“山深水宝,翠玉之珍,蛇珠火布之异”通过海上航线被运输到了中国。

唐代

在唐朝时,中国开元通宝等货币源源不断地从国内流通至东南亚国家。当时外国人使用了大量金银支付所购买的物品,对岭南地区产生了较大影响。从8世纪中叶起,中国陶瓷逐渐成为流通到海外的重要商品。

宋代

宋朝政府鼓励阿拉伯商人来广州与泉州等地贸易,海上丝绸之路有所拓展。从11世纪起,埃及福斯塔地区的陶瓷工人开始仿照青瓷和白瓷,埃及制陶技术有所发展。在古波斯王国,波斯三彩的定型与着色也深受中国陶瓷的影响。

元代

元代统治者非常重视海外贸易,中国的很多港口城市成为当时联系世界各国的纽带,有数百个国家与地区的商人与货轮来到中国繁华的港口,进行商业贸易活动。

明清

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海上商业贸易的发展。明代中叶,明朝在福建漳州开放海禁,准许私人海外贸易船出海贸易。西班牙殖民者开辟了大帆船贸易航线,把中国的生丝和丝织品转运到美洲大陆、欧洲。

新时代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

——摘编自陈玉霞《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交流》等

围绕“丝绸之路与中外交流”这一主题,从表中提取一个或多个时期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墓葬壁画

备注

唐李寿墓甬道壁画《寺观图和道观图》
甬道近墓室处东西两壁分别绘制了寺观图和道观图。甬道后段,东壁绘一寺院(残〉,殿内外有沙弥十余人……后院有殿一座,仅余一角,殿内有道士、女冠活动。

唐李凤墓的《牵驼出行图》
唐墓壁画中的胡商以“牵驼胡人”形象为主。李凤墓的《牵驼出行图》表现的是一个由胡人牵引的驼队﹐昂首南行,驼背载物。

唐章怀太子李贤墓中的《客使图》
前三人为唐代鸿胪寺官员,后面依次为拂国(拜占庭帝国)、新罗、我国东北的室韦族或袜羯族使者。

日本高松冢壁画(约公元7世纪末期到8世纪前期)
日本高松冢古坟唐式风格的天象图、四神图和男女人物图,都是唐墓壁画中最基本的元素。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与盛唐时期壁画极其相似,只是规模较小、内容单一而已。

——摘编自杨永俭《试论唐代墓葬美术中的宗教共生现象》、程旭《唐墓壁画中周边民族文化因素及其反映的民族关系》

结合材料和所学,以“唐朝时期的墓葬文化”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4-01更新 | 37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公元前500年后,旧大陆兴起的四大文明生活方式大致势均力敌,各个文明内部的发展和变化从未停止,其所占据的土地面积都倾向于扩大。当然,这增加了每个文明中心地区的范围和种类,减少了文明地区之间的隔绝,从欧亚大陆的一端到另一端的联系越来越频繁。这使得一种文化能够借鉴或适应其他文明的因素,这种跨文化借鉴的确是每个独立文明创新的主要刺激因素。

但是,世界四大文明之间的均势状态的确经历一系列震荡。首先希腊文明、其次印度文明在发源地之外得到广泛传播。但是正如中国和日本的印度化,中东地区的希腊化最终被证明是表面的、暂时的现象。接着,伊斯兰教兴起,并成功地首先向整个古代中东、北非和西班牙(6321000年),然后向印度、东欧、中亚(10001453年)扩张,印度教的印度最终(1565年)丧失了政治独立。因此,穆斯林统治者与皈依伊斯兰教的人(主要来自印度低级种姓)联合起来,限制和压迫印度教徒的世界平衡格局第三次遭到威胁。

——据齐世荣、吴于廑《世界史》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以“文明的碰撞”为话题,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3-11-03更新 | 87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长久以来,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的向往和迷恋一直根植于西方文化的源头,史景迁曾指出:“欧洲人关于中国的真实知识中总掺杂着想象,二者总是混淆在一起,以致我们很难将它们区分开来。”

时间人物及著作对中国的描述
公元1世纪
维吉尔《田园诗》赛里斯(Seres产丝之国)人从树上采集非常纤细的羊毛织成漂亮的织物
1255
《鲁布鲁克东行记》
契丹通行的钱是一种棉纸,长宽一巴掌,上面印有几行字;医师熟悉草药,熟练地按脉诊断;他们用毛刷写字、绘画
1615
《利玛窦中国札记》

棉花产量可观,硝石产量丰富,多用于制造焰火供节日娱乐;汉字符数量极大,使用木板刻制印刷;钻研自然科学不像哲学研究那样受到荣誉的鼓励
1756
伏尔泰《风俗论》
在已知的古代国家中,唯有中国不曾受神职人员的统治;政府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录用;监察和进谏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皇帝不易独裁专制
1776
亚当.斯密《国富论》
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他们下层人民的贫困程度远远超过欧洲最贫乏国民的贫乏程度。他们很少或完全没有国际贸易,将前来请求通商的外国人视为乞食者

——摘编自邹雅艳《13~18世纪西方中国形象演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表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2023-08-25更新 | 9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