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史 >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 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 列宁主义的形成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3 题号:2288571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列宁主义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文献及观点统计

发表时间著作&文章名称主要观点
1901-1902年《怎么办?》把党建设成为一个以“职业革命家”为先锋和核心、有严密组织纪律的组织,强调了民主和集中相结合的原则。
1905年《无产阶级和农民》要“把农村无产阶级组织起来,就像组织城市无产阶级一样,并把它同后者一起组织成为独立的阶级政党”,使之成为稳固的工农联盟。
1916年《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帝国主义自身具有无法解决的矛盾,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策略口号。
1917年《四月提纲》提出“一切权力归苏维埃”口号,落后国家必须“过渡”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1918年《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规划,将发展工业同发展小农经济对立起来。
1918年在俄共(布)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首先支持先进国家的社会主义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同时要支持一切国家特别是殖民地和附属国的民主革命运动。

——整理自饶旭鹏《列宁主义的历史演进及其时代——纪念十月革命胜利100周年》

(1)根据材料,概括列宁主义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列宁主义的影响。
【知识点】 列宁主义的形成解读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六个时间段

第一个时间段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首次批判了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提出了以普遍劳动为基础的公有制和平等的原则,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逐渐显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工人运动兴起(4 分)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代   表的有识之士,批判资本主义制度, 反对自由放
任的竞争,主张建立合作、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但他们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力量和正确有效的途径。(6 分)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之一。
第二个时间段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
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三个时间段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
利并实践社会主义
第四个时间段苏联模式逐步形成
第五个时间段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
第六个时间段中国共产党作出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郭强(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六个时间段》


参照第一个时间段, 结合所学知识对其它时间段的发展特征作相应解释 (要求:从第二、三、四时间段中任选一个)
2022-07-14更新 | 5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布尔什维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潮,作为一个政党而存在,是从1903年开始的。”

——【苏】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列宁选集》第四卷

材料二   列宁主义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应运而生的马克思主义,并在帝国主义时代的社会主义革命实践中坚持、发展和深化创新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社会科学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列宁为什么说“布尔什维主义……是从1903年开始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列宁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继承和发展的表现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2020-04-22更新 | 5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列宁的民族理论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理论不仅在指导中国反帝斗争中发挥作用,而且还影响我国民族政策的制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列宁的民族主义观可以以十月革命为界分为两部分。十月革命以前,列宁认为民族主义始终是与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的。所谓民族主义,就是资产阶级处理民族关系、民族问题的原则和政策,即煽动、驱使人民排斥、歧视以致压迫、掠夺其它民族, 借以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谋取资产阶级的利益。十月革命以后,列宁明确反对这种民族主义,他不再笼统的认为民族主义是资产阶级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政策和借以维护 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而是将民族主义分开来。首先,列宁指出:“必须把压迫民族的民族主义和被压迫民族的民族主义区别开来,把大民族的民族主义和小民族的民族主义区别开来。”……其次,应当注意鉴别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良莠成分。并充分肯定和积极支持其中的积极成分。……“每个被压迫民族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都有反对压迫的一般民族主义的内容。

材料二 孙中山早年的民族思想中有着浓重的“反满”气息,这从他在1894年兴中会成立时提出的“驱除跶虏,恢复中华”的口号中就可以看出来,这一口号的提出也标志着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开始形成。然而到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时,孙中山就将他的民族主义思想由旧的民族主义”发展为“新民族主义”,不是简单的“反满”,而是“反帝”。孙中山还认为世界各民族不仅平等,而且要互相帮助。促使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向前发展的因素,除了他自身深化了对封建专制政权和帝国主义本质的认识,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列宁的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

——《论列宁的民族主义思想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十月革命后列宁民族主义思想的内容?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列宁的民族主义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2020-05-22更新 | 1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