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交流与传播 > 古代的商路、 贸易与文化交流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1 题号:22890673
公元9至10世纪,埃及工匠在进口蓝绿釉等瓷器的线纹装饰和色彩启发下,发展出多彩彩纹陶器和多彩线刻纹陶器。此外,在埃及福斯塔特(9~18世纪)发现的近七十万片陶瓷碎片中,大部分是本地生产的,其中又有 70%~80%是中国瓷器的仿制品。该材料主要表明(     
A.制瓷业是埃及社会经济支柱B.经贸交流利于促进文明发展
C.中非间的经贸交流历史悠久D.埃及制瓷技术源于中国传播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正如我国学者季羡林先生所说:“横亘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稍有历史知识的人没有不知道的。它实际上是在极其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大动脉,对沿途各国、对我们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哲学等方面影响既广且深。倘若没有这样一条路,这些国家今天发展的情况究竟如何,我们简直无法想象。”材料意在说明(     
A.丝绸之路是中西方重要商路B.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C.丝绸之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D.没有这条路,沿路国家就不能发展
2024-05-07更新 | 4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有学者认为:“西汉张骞的出使,在世界整体性的拼图上完成了最后的填充,中国、印度、西亚和希腊罗马四大古代文明有了直接的交流和影响……任何文明的发展不再是相对孤立地进行了。”他意在揭示“丝绸之路”(     
A.成为中西交往的主要通道B.推动了世界全球性联系的建立
C.改变了世界人文地理格局D.促进了世界不同文明间的交流
2024-05-15更新 | 7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苏麻离青矿料原产于波斯,元代传入中国,用于青花的烧制,出窑后色泽明艳幽蓝并伴有铁锈斑。郑和下西洋带回大量苏麻离青,永乐、宣德两朝大量用于官窑青花瓷的烧制,使青花瓷展现出新的艺术魅力。上述材料说明(     
A.青花瓷是官窑烧制的精品B.中外商贸往来推动文化交流
C.郑和下西洋重视经济利益D.中国文化受外来因素的影响
2024-04-24更新 | 1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