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 赋税制度(汉-唐)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6 题号:22899856
安史乱后,“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科敛之名凡数百,废者不削,重者不去,新旧仍积,不知其涯,百姓受命而供之,旬输月送,无有休息。”鉴于此,当时的政府采取的对策是(     
A.削弱藩镇,强化中央权威B.抑制兼并,推行均田制度
C.改革税制,推行两税新法D.整顿漕运,加强南北互补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表所示为唐朝前中期部分年份的人口统计情况。这一状况
年份人口数量(万人)
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年)约 1900
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约 4141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约 5291

A.得益于政府提高女性地位B.体现了税制改革的成果
C.易导致均田制的推行受阻D.保证了财政收入的增长
2021-03-04更新 | 4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表为我国古代实施的某次赋税制度改革的部分内容。据此可知,该制度改革是(     

A.租庸调制B.两税法C.均田制D.摊丁入亩
2022-12-14更新 | 12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唐朝前期实行的租庸调制对农业生产发展所起到的主要促进作用是
A.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B.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
C.只征土地税,废除人头税D.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
2016-11-21更新 | 40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