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史 > 走向整体的世界 > 商品的世界性流动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2 题号:2291509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就是建立在一种双金属通货制的基础之上,日常购物用铜钱,较大的商业交易用白银。16世纪白银成为通用货币,大部分税收都以银子来计算交付,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清代。铜钱要铸造,而银子不用铸造。这两种货币金属的兑换率随着供应情况很容易波动,对所有百姓有直接的影响。虽然纸币最早产生于中国,但明初几次试发纸币都不成功使得纸币不受欢迎,很快满人政府就下令禁止再发纸币。

——摘编自韩书瑞(美)《十八世纪中国社会》

材料二   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

——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货币发展状况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中期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背景。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摘编自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史学》


(1)指出材料中“走在前列”的国家及其根本的“内在动力”。

材料二   大发现带来的巨大财富强烈地吸引着西欧的贵族、商人、传教士涌向世界各地,很多中下层居民也奔向海外谋生。从16世纪初开始,由于同新发现的海外世界的接触、商路的扩展、资本主义的出现、新的社会阶级的形成,社会发生了变革。

——据(美)帕尔默等著《现代世界史》等整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地理大发现和早期殖民扩张使欧洲社会发生的变革。
2022-04-15更新 | 12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世界联系】

材料一   早在查士丁尼时代,拜占庭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交往便开始了,阿拉伯人兴起之后,两者的交往更是一直没有中断。在君士坦丁堡大学里有来自阿拉伯和波斯的学生,也有来自埃塞俄比亚和巴比伦城的学生。阿拔斯王朝大哈里发马蒙还曾组织各方面学者翻译了大量希腊文、叙利亚文的拜占庭书籍。在大马士革,阿拉伯人甚至雇佣了大批希腊建筑师、艺术工匠、政治家和学者,这种现象一直持续了几百年。

——陈志强等:《试论拜占庭文化在中世纪欧洲和东地中海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材料二   主要的环球贸易路线(1400—1800)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古代拜占庭和伊斯兰文化交流的途径。
(2)根据材料二,指出1400—1800年间出现的两个新兴的贸易网络。
2023-07-27更新 | 1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地图上的文明交流史


—据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3》


(1)对比材料中的两幅图,概括两个不同时期世界文明交流的变化。
(2)如果让你绘制一幅1900年前后世界文明交流的示意图,说说你的设计并说明理由。
2022-09-17更新 | 17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