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史 >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 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0 题号:2291833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确立,带来了国际关系史上的重大变化:美国、日本对欧洲的中心地位提出了挑战,美日对国际事态的发展开始产生重要影响;国际体系不再仅限于欧洲,一个在地理空间上囊括全球、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为基础、现代民族国家为主导的全球性国际体系初步形成。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对德国的惩罚过于苛刻,同时也难以约束日本等列强的侵略行为;成为世界强国的美国未加入国联,不愿意承担应有的大国责任。同其他几个国际体系相比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成了最短命的体系。

——据刘建飞《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最短命的国际体系》等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设立了核心机构安理会,实行大国一致原则。安理会通过决议后联合国便可以对危机实施武力干预而无需经过会员大会的表决。在欧洲,由美英法苏四国对德国领土实行分区占领,进行了比较彻底的非纳粹化运动。在亚洲美国对日本实施了单独占领进行了民主化改造。为了实施对战争罪犯的国际审判,设立了欧洲国际军事法庭、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联合国将“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好关系”作为宗旨,第一次使民族自决成为公认的国际准则。中国努力推动将“非自治领土及托管领土须走向自治与独立”的主张写进联合国宪章。

——摘编自王建朗《浅议二战后国际秩序设计的几个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国际体系带来的改变,并分析其“短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二战后国际社会为建立持久和平所做的努力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际联盟是人类经过一场空前的“大战”之后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常设国际组织,是主要战胜国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它们自身的需要,为维持战后世界和平所建立的国际秩序的典型代表。建立国际联盟的讨论主要在英国和美国之间进行,最终建立的国联以《国际联盟盟约》为国际法的主要依据,构建了战后国际秩序。但是,《国际联盟盟约》存在巨大漏洞和严重问题,同时国际联盟权力极为有限,大国强权政治盛行,这一切使战胜国通过国际联盟所建立的战后国际秩序残缺不全,在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作出应有的贡献,反而在客观上助长了侵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标志着以国际联盟为代表的国际秩序彻底破产。

——摘编自徐蓝《国际联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

材料二

机构国际联盟联合国
建立时间192011019451024
主要参与国英、法、日、意担任常任理事国。1934年苏联加入后成为第5个常任理事国。美国未加入。美、苏、英、法、中担任常任理事国。
主要职责和宗旨草定裁军计划,审核承担委任统治的各国提出的年度报告,保障会员国领土完整,向大会提出解决国际争端的议案,对侵略者实行经济和军事制裁等。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各国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进行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的问题,并促进对于全体人类的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

——摘编自高华《联合国与国际联盟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国际联盟的历史影响。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国际联盟与联合国在职能与发挥作用上的不同。
2023-06-13更新 | 6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第三章1919年修约方针的订立与推动
第四章《中德协约》与《中奥商约》签订第一节《中德协约》的谈判与签订
第二节德国对中国战事赔偿问题
第三节《中奥商约》的谈判与签订
第五章废除《中日民四条约》(即所谓的《二十一条》)的交涉(注:华盛顿会议上废除了部分条款)
第六章《中俄协定》与北洋修约第一节北京政府对旧饿条约权益的清理
第二节《密件议定书》与中俄旧约废止问题
第三节1924年—1927年中做会议
第四节《中饿协定》与北京外交圈的没落
第五节广州政府与《中俄协定》
第七章北洋平等订约的努力与成果
第八章五州之后北洋“到期修约”的发展……

——摘编自唐启华《北洋修约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洋政府修约外交开展的有利国际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洋政府修约外交取得成果的内因,并对其修约外交进行评价。
2019-04-29更新 | 4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战争与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但它也影响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表(单位:两;指数:1913=100)

——周秀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材料二   1914年7月底,酝酿已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被英国宣布参加对德作战,成了它的兵员、物资和财力的重要供应基地。大战造成的突然变化的形势对印度资本主义和民族运动发展带来双重影响。最初,印度经济和民族运动的发展进程骤然被打断,造成了很多混乱,但不久,客观有利的一面,在印度资产阶级和民族力量的积极作用下开始发挥作用。

——摘编自林承节《殖民统治时期的印度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的总体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印度被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以及一战爆发对印度社会造成的直接后果。

2018-12-01更新 | 4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