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生活 >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8 题号:2292987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80年代,康梁等人上书指出:京师沟渠“塞淤不通”,街道“臭秽都蒸碍“兆民之卫生”,同时也会惹“外人之非笑”。1898年,光绪发谕饬修京城街道,随后官员纷纷上奏陈言涉及街道改造的机构、人员、办法、技术、设施、资金等。同年9月,慈禧再次垂帘听政后改造街道之事戛然而止。至次月,总理衙门才同意先从“各国使馆洋人日常往来之地”开始修路,后次第续议兴修城内外其他街道。在修路上则以土路为基,上铺碎砖石渣加灌灰浆,逐层追压到底,街旁则修水沟二道,既保留了原来的中式石路,又参照租界的马路型制。虽有反对修路之声,总理衙门解释道:“今若遽议停罢,不惟失信多人”,而且若各国驻华公使“得据以为中国不能自办之证,必至复行立会,张议代修“抽铺捐、设洋捕,种种室碍之事,恐因此而生”。至1911年,北京城共修马路约舍48里,大街中央原来凸出的御道在平整后消失。同时,清政府先后设立了工巡局、民政部等负责管理道路,城市排污、公共卫生、街道设施、交通工具等也随着道路的修整而革新。

——摘编自杨剑利《清末北京街道改造的兴起:论争与实践》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北京街道改造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清末北京街道改造工程。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 9世纪中后期,伦敦持续发展的同时,英国各地方城市也迅速崛起。许多新城市并不是在原有的封建城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是在具有资本主义特征的工业村庄和工矿区发展起来的,特别是矿业资源丰富的城镇、工矿区,借助便捷的运河、港口、铁路的交通优势,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大批无家可归的农民产业工人。城市的繁荣则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商品批发、运输业、仓储、旅店等商贸服务业,信贷业务也发展起来。同时,大量失业工人生活居住条件恶化,死亡率上升,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污染严重。

——摘编自马先标《英国城市化发展的特征与启示》等

材料二   中国城市由传统城市走向近代是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开始的,一批有别于传统封建市镇的近代城市首先在通商口岸崛起。通商贸易成为开埠城市的经济主体,城市商业得到发展,洋行大量出现。兴办近代工业使中国城市化发展加快。这些城市通过强行建立租界等手段、,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新的技术、城市建设与管理、文化样式及价值观移植嫁接到传统城市之中,从而使这些城市走出乡村社会及文化的包围而开始了艰难的近代之旅。

——摘编自侯蕊玲《论中国近代城市产生发展的几个特点》等

材料三   1974年,联邦德国出台了《联邦污染防治法》,主要对大型工业企业进行法律约束,制定更为严格的排放标准。如今在德国,环保理念已深入人心,对不少德国人来说,在城市里能坐城铁等公共交通就没必要开汽车,垃圾分类必须仔细,投资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已成潮流。

——据新华网《三个“雾都”如何走出“霾伏”》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英国近代城市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城市病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城市发展的特点和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德国环境污染治理采取的措施。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城市使生活变得更美好。
2021-06-03更新 | 33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城市化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由农村向城市不断转移以及城市空间不断扩大的过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界城市化进程及地区差异


——资料来源: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78、81页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2年人类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第156页。2015年为预测值

材料二   巴黎……也配套建设了放射状的新道路,把火车站与商业中心连接起来,给人以一种处于新的秩序、清洁、高效和美观标准控制之下的印象。超过165公里的新街道宽敞、笔直,并配有人行道、排水系统、照明设备和新种植的树木,街旁点缀着纪念性的新教堂、市场和行政办公楼。私人建筑、公寓住宅增加了六倍,其精致优雅前所未见,既具有外貌的端庄,也具有内部的舒适,很快就在林荫大道两旁鳞次栉比地拔地而起。

——[美]巴里·伯格多尔著,周玉鹏译《17501890年的欧洲建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23


(1)依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以来世界城市化发展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原因。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述城市化发展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2021-12-06更新 | 36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是建立城市和市镇的伟大时期。1851年后情况发生变化。煤田周围居住稠密人口,煤矿人口是整个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新矿工原是移入的乡村劳动者;但是煤矿人口的增加也有本身自然增殖的因素,煤矿人口的自然增殖速度在许多年份中比任何部门都高。到19世纪中期,乡村和城镇的人口大约各占一半,以后天平倾向一边,到1871年城市人口已占有大得多的比重。在随后40年中,农村和农村经济在国民生活中退居次要地位。

——摘编自【英】W·H·B·考特著《简明英国经济史》

材料二   工业革命以后,社会在物质方面和技术方面的进步和成就是十分巨大的。但正是这种进步和成就,使社会失去了原有的协调与平衡。有学者认为:“科学的发展能够使我们认识一切,唯一的例外是,人类迄今仍不知道如何和谐地共处。"

——摘编自【美】乔治·埃尔顿·梅奥著《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

材料三   20年—1949年若干重要年份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及城市化率

年份全国总人口(万人)城市人口数(万人)城市化率(%)
18203737724206.5
18404128127696.7
18434172428256.6
18933367127698.2
19014264541739.8
192044715474210.6
193146884510610.9
193646962528111.2
194954167576510.6

——摘编自李蓓蓓、徐峰《中国近代城市化率及分期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推动19世纪英国城市化的因素,说明19世纪英国城市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城市化的主要特点,并分析阻碍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因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现代中国城市化的认识。
2022-10-14更新 | 14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