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 十六国与北朝 > 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9 题号:22931069
北魏名臣崔鸿编撰的《十六国春秋》一改《三国志》中的“国书”为“录”,各国主的“纪”为“传正朔,自相君长”,各国国主之事迹,则按正史本纪记录。此外,在该书中还改变《三国志》“夷”“夏”分开的说法,创造了“夷夏”“戎夏”“胡晋”等新名词。《十六国春秋》的出现表明当时(     
A.民族交融的时代特色B.政权并立蕴含文化认同
C.各民族关系相互平等D.史书编撰体例得到创新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石棺床是流行于粟特、鲜卑、柔然等族的葬具。2022年,洛阳朱仓村一组北魏末年至东魏时期的墓葬中出土2套围屏石棺床,围屏之上以浅浮雕刻绘“郭巨埋儿”“彩衣娱亲”“孝孙原杀”“伯俞泣杖”等二十四孝故事。这反映出(       
A.北方民族交融的加强B.北民南迁带动文化交流
C.少数民族的汉化政策D.儒家文化居于独尊地位
2023-11-20更新 | 2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相比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除旧布新”主要体现在(  )
A.废分封行县制B.实行盐铁专营
C.废旧俗兴“汉化”D.实行“两税法”
2023-07-28更新 | 8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成书于6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这段文字主要反映了
A.北魏迁都促进了洛阳的繁荣发展B.士族制度在中原得到全面的发展
C.南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得到恢复D.少数民族内迁导致中原文化复苏
2020-02-20更新 | 1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