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 儒学的复兴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1 题号:2293657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诸家之学,并起争鸣,经过相当时期之后,总是要归于统一的,统一的路线有两条:(一)淘汰其无用,而留存其有用的。(二)将诸家之说,融合为一。

——吕思勉《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儒学正统地位确立之后,治经道路,随着时间的推移,愈走愈窄,从而严重地阻碍了儒学的发展。自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获得了大发展,在意识形态上大有取代儒学之势。进入宋代,小规模的农民起义不断。大规模的边境冲突也时有发生,一些儒家学者想从儒学经典中去寻找挽救社会危机的思想武器。同时,这一时代,广大平民有机会加入读书人的行列,他们由于出身贫苦,没有旧的经学传统的束缚,所以易于建立新的儒学体系。在这种形势下,自北宋中期起,儒学发展出了新学派——理学,它是一套包括宇宙观、人生观、认识论、方法论在内的理论体系。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将思想“归于统一”的主要举措,并说明其产生的不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理学形成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程朱理学的核心主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古代儒学发展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的书院十分重视教材建设。书院的教材分为考课教材、理学教材、心学教材、考据教材以及实学教材等。从教材编写主体来看,既有中央政府专门机构官员参与编写的官方通用教材,也有士大夫学者自发编撰的讲义。王阳明以书院为阵地,通过讲学、著书来宣扬自己的学说,并将个人著作作为书院教学的教材。黄宗羲在书院讲学时开设了历学、象数、律吕、地理等具有自然科学性质的课程,并使用了《春秋日食历》《今水经》等相关教材。

——摘编自张传燧、钟伟春《明清书院教材的类型、建设逻辑及其特点》

材料二   13世纪时,欧洲大学教授的讲课内容必须记录下来,经过不断地抄写和润色,形成了系统批量的教材。在大学校园内外,一个由抄写者和书商组成的阶层产生了,有的生产者和商人成了显赫人物。13世纪后,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成为欧洲大学文科院系的重要教科书,如巴黎大学章程中规定的正式教材中有13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在萨莱诺医科大学,学生集中在医院和化验室内学习,教材由《萨莱诺卫生管理》等实用医学文献构成,而且通过短小的诗歌帮助记忆。这种教学方式和方法促进了文艺复兴时期大学知识的创新。

——摘编自宋文红《中世纪大学教材的发展及其特征》

(1)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书院教材建设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欧洲大学教材发展的背景并阐释其影响。
(3)据材料一、二、指出东西方学校教材建设的共同之处,并说明其所反映的社会发展趋势。
昨日更新 | 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主流思想,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颜渊》

材料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材料三:故《含义嘉》曰:“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班固《白虎通义·三纲六纪》

材料四: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而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尽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在也。

——《朱子语类》

材料五: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根据以上材料,归纳儒家思想演变的因素,题目自拟。(200字左右)
2023-05-05更新 | 1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宋代书院发展兴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覆灭,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分裂时期,官学遭受破坏、庠序失教,中国开始出现一批私人创办的书院。书院的经费,得到官府的资助,也依靠民间自己筹集,主要靠学田供给。中国古人讲求诗礼传家,把读书看作一等一的大事,承载着文明和思想火花的最具代表性的“四大书院”应运而生。

材料二     应天书院位于河南省商丘,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张载、富弼 等曾在此讲学或求学。《宋史》记载:“宋朝兴学,始于商丘”。“天下庠序,视此兴”。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脚。朱熹曾来访,与张载论学,开书院会讲 之先河,由此形成以“朱张之学”为正宗的学术传统。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南宋朱熹亲自讲学,还制定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辫之,笃行之”等五条教规,此即有名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影响后世几百年,其办学的模式为后世效仿。嵩阳书院,位于河南省登封嵩山南麓。先后在此讲学的有范仲淹、司马光、程颢、程颐、杨时、范纯仁等很多名儒,此后,嵩阳书院成为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

——摘编自《中国古代四大书院》

材料三     宋代书院的产生和发展与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与官学、私学、科举制度及文化学术思想的演变有着密切的联系。书院颇具特色的教学和研究活动、自由争辩和讨论的学风、求真求实的问学精神等等是推动宋代学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摘编自刘玲娣《宋代书院及宋代学术文化的发展》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书院兴盛的原因及意义。
2020-03-01更新 | 12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