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史 >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 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 题号:2294085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20世纪20年代以后,意大利不断增加其在也门地区的经济渗透。对将非洲作为势力范围的英国而言,意大利的行动具有威胁性。19378月下旬以来,英国政府频频收到关于意大利在曼德海峡附近逐渐增多的反英活动的“未经证实的流言”,认为这是“意大利准备向红海东南沿海扩张、实现控制曼德海峡目的”的证据。英国首相张伯伦希望同意大利重新进行协商。1938416日,两国正式签订了《复活节协议》。英国认可意大利对大、小哈尼什群岛等岛屿的实际控制权,还承认意大利在意埃战争之后建立的“东非帝国”。作为交换,意大利政府对英国在哈德拉毛的扩张不再提出异议,承诺放弃通过经济渗透的方式谋取在也门的政治特权。这样的协定依然不能解决英意两国战略目标之间的根本矛盾,意大利只能等待战争的爆发以便有机会去挑战英国在该地区的优势地位。

——摘编自王波《英国与意大利对曼德海峡的争夺及其影响(19141938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政府积极签署《复活节协议》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复活节协议》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一次大战对所有参战的欧洲国家都是一场灾难,英国作为战胜者也不例外。战后建立起来的凡尔赛体系,从结构上说同德国统一前的欧洲格局类似,两翼较强而中间过弱,不太稳定,而德国强烈的不满情绪又使这种不稳定性大为加剧。一战虽然消除了德国海军对英国的威胁,但欧洲大陆原有的均势也同时被破坏,这反过来又为英国的安全带来新的隐患。因此,战后英国欧洲政策的基本内容之一,就是调整不合理的凡尔赛体系,恢复德国正常的国际地位及作用,使欧洲格局重新达到平衡和稳定。“(欧洲的)重建既是向前看也是向后看:向前是建立国际联盟,向后是回到1914年前德国被作为平等友好的大国对待的美好日子。”

——张新宇《简析英国对德绥靖政策的历史渊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形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一战后英国的欧洲政策

2020-07-02更新 | 7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国防部队中的服役系以普遍兵役为依据。德国和平(时期)陆军……由12个军团和36个师组成。(注:当时德军每个陆军师的编制约为1.4万人)

——《德国国防法》(1935年)

材料二每一个德国男子都有服兵役的义务。……凡应服兵役者,遇下动员令时,应听从国防军调遣。……战时和遇特别紧急状况时,德国国防部长授权可以扩大应尽兵役义务的德国男子的范围。

——《德国兵役法》(1935年)

请回答:

(1)两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共同问题?

(2)对比《凡尔赛和约》的相关内容,说明主要不同之处。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产生的影响。

2018-02-21更新 | 2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19年,日本学者北一辉写了一本名为《日本改造法案大纲》的小册子。北一辉宣称民主是“极其幼稚的主张”,选举制是以“投票神权”来反对“帝王神权”,是适应低能之辈的“低能哲学”。他认为“工业托拉斯和卡特尔组织,对于缺乏资本而落后于列强的日本是当务之急。”私人财产不许超过100万元日元、私人土地不许超过时价10万日元、私人企业不许超过1000万日元,超额部分由国家有偿收缴。政府加设银行、航海、矿业、农业、工业、商业、铁道7省,以加强收缴超额私人资产后的经济管理。同时他要求“根除阶级斗争”,禁止罢工,一切纠纷均有国家裁决。为了实现这些纲领,他要求动用“天皇大权”来改造日本,三年间停止实行宪法,解散议院,发布戒严令,由天皇直接依靠军队进行统治。同时还热切呼吁“国际和平将因为出现一个可以统治世界各国的最强大国家而实现”。而中国、印度的七亿民众,也将由于日本的领导扶持而自立。为了这个光辉目标而“忌讳国家拥有武装”即反对日本举起战争武器,“其见识犹如幼童,是社会主义者之流的妇人之见和平论”。北一辉的理论被日本法西斯分子奉为经典,在20世纪20、30年代广泛传播。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北一辉的法西斯理论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北一辉的理论在20世纪20、30年代广泛传播的原因。
2018-12-17更新 | 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