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 小说与戏曲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0 题号:229551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明清侠义章回小说的伦理叙事

材料   清代中期之前,传统小说多承前余绪,缺少创意,概念化模式日趋严重,阻碍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了增强作品的吸引力,部分作者开始有意改革小说的旧有格局以顺应时代和读者的要求,涌现出一些新的小说创作流派。在《水浒传》等英雄传奇和才子佳人等小说的影响下,诞生了以《绿牡丹》为代表的英雄侠情小说。新小说把目光投视于武林中人,其婚恋模式不同于世俗儿女,熔侠义与言情于一炉。

综观明清时期的侠义章回小说,其成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盛程度。侠义小说一反过去对以传统伦理为主导的“以公灭私,以理去欲”的侠客精神的塑造,逐渐发展到了“儿女芽雄”的模式,重视婚娶。小说中的男性主角开始表现出更多的“侠骨柔情”,女性的思想观念也逐渐变得开放,不再隐藏自己的情感,而是对意中人主动出击、大胆追求。从整体来看,自义小说在其发展过程中,关于男女情爱的描写篇幅有所增长,所反映出的女性观念逐渐3强,而女性角色在书中出现的频率和数量则大丸增加,所占地位也是愈发凸显。

——摘编自樊庆彦《论明清侠义章回小说的伦理叙事与女性观念的发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明清侠义章回小说的伦理叙事加以阐释。
2024·山东·模拟预测 查看更多[1]
【知识点】 小说与戏曲 解读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加试题】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传承与发展值得每一个人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杂剧是我国戏曲发展史上的首个高峰,当时城市里出现了大量的固定演出场所,受到人们的欢迎。但从戏剧发展的角度来讲,元杂剧的舞台生命依托于昆剧得以延续。依托魏良辅等改革的新声昆山腔,昆剧以折子戏的形式成功的吸纳和保存了一部分元代戏剧,即昆唱元杂剧

——摘编自李良子《论元杂剧在昆剧中的保存》

材料二   “规范是规律的主观认识,是艺术达到一定高度后的产物。”那些依平仄格律规范创作的诗词,都有着抑扬顿挫,朗朗上口的特点从而流传千年。书法如果没有九宫格的规范要求,也不会发展得那么精妙。所以当某项艺术出现了相应的规范时,便具有了进步的意义。……昆曲在中国戏曲中历史最悠久,是最早被宫廷和文人接受而进入雅文化之列的戏曲,它必然积存了大量的程式化的规范。但是规范一旦形成稳态结构,便其有了某种惰性力生力和保守力,就会导致盲目崇信规范的结果。

——摘编自钱茸《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沉:戏曲音乐的程式化》


(1)根据材料所论,结合所学,指出元杂剧的演出场所之名、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并概述在昆剧发展史上几个重要人物的主要贡献。
(2)围绕材料二中对“规范”的认识,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以相应规范的出现使昆曲成为了“近代百戏之祖”,论证“当某项艺术出现了相应的规范时便具有了进步的意义”。②以清中叶“花、雅之争”,论证“规范一旦形成稳态结构,便具有了某种惰性力和保守力,就会导致盲目崇信规范的结果”以至昆曲日趋衰落。(只列观点,不加阐述不得分)
2019-03-26更新 | 12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中华民族有着悠久历史,在几千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充实了人类精神宝库,为世界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战国“百家争鸣”,是中国古典文化的首次历史大展现,中国文化史上伟大创举,其形成源远流长,成果丰硕,影响深远,对两千多年来中国文化发展有极大的推动,堪称文化发展的光辉典范。战国时期,学术领域“百家争鸣”的出现,绝非偶然,夏商周三代,尤其在东周春秋时期,为之奠定了两个并重不可分割的历史基础:人才和思想资源。

——《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源丛书》

材料二 在苏轼的周围尚未形成一个豪放词的创作群。到了北宋末年,文人学士久郁胸中的爱国激情急待抒发,于是充满豪气的词作便应运而生。这时期的张元干便是其中的一位重要豪放词人。李刚、岳飞等虽不以词称于世,但由于他们报国心切,抗金志坚,偶有所作,都掷地有声,不同凡响。这些词人互通声息,彼此唱和,已经形成一个豪放词创作群。他们上承苏轼之传统,下开辛弃疾爱国词派之先路。

——张䎝、刘继才《略论词的产生与宋词的主要成就》

材料三 明清时期,我国两大戏曲形式——昆曲和京剧形成。明代曲师魏良辅在《南词引正》中说:“元朝有顾坚者,虽离昆山三十里,居住千墩,精于南辞,善作古赋……其著有《淘真野集》十卷、《风月散人乐府》八卷,行于世,善发南曲之奥,故国初有昆山腔之称。”……京剧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成。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时期为战国百家争鸣奠定的人才和思想基础,结合所学概括百家争鸣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苏轼对词的发展所作的贡献及“豪放派词创作群体”形成的时代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昆曲是怎样产生的?昆曲为什么被称为近代百戏之祖?②京剧的正式形成大约在何时?请说明理由。
2022-01-27更新 | 10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为明代异国故事摘编

书名

异国

举隅

故事情节

细节摘编

《西游记·比丘国救子》

比丘国

唐僧师徒西天取经,比丘国救助群童的故事(比丘国国王听信国师谗言)用1111个小孩的心肝做药引……谁家不爱自己的孩子,可是都怕国王,连哭都不敢哭了。

《拍案惊奇·转运汉遇巧洞庭红》

吉零国、波斯

文若虚国内经商破产后出海贸易,异国奇遇,一夜暴富(吉零国捡到龟壳)每肋中间节内有大珠一颗,乃无价宝也!

《喻世明言·杨八老越国奇逢》

日本国

杨八老因倭患遭遇离乱,在日本生活十多年后与亲人团聚人人胆丧,尽愁海寇恁猖狂……劫火遍村落,血流成污池。

《警世通言·李谪仙醉草吓蛮书》

渤海国

李白天纵奇才,纸笔之功吓退渤海使臣(李白):尔海外小邦,高丽附国,比之中国,不过一郡……渤海使臣面如土色,愿年年进贡。

材料二

科幻,将科学与幻想连接。科技的发展、突破与展望,往往会在幻想世界中激起令人惊艳的浪花。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科幻小说发展迅速,文学性增强的同时更引人深思。1997年在王晋康的《七重外壳》中,主人公在体验虚拟世界后,想尽办法逃离虚拟世界。1998年潘海天创作的《偃师传说》,取材于《列子》偃师造人的传说,将科幻与东方幻想相结合。2000年刘慈欣创作的《流浪地球》中人类面对地球环境恶化,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2003年王晋康在《类人》中讲述了在21世纪末类人工厂,人类用纯技术的办法制造人类DNA并发育出类人,引发了社会对医学伦理和亲情关系的探讨。2004年韩松借助《红色海洋》的故事,探讨全球变暖、人类进化、民族生存等多个议题。2012年郝景芳在《北京折叠》中设置了三个相互折叠的世界,是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阶层固化、贫富悬殊的深刻思考。

——摘编自《科学与科幻世界的双重宇宙


(1)依据材料一明代小说中的“异国故事”,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所影射的社会现实。
(2)依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科幻小说的创作特点,并结合唯物史观谈谈对科幻小说创作的认识。
2023-09-15更新 | 6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