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其他人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69 题号:233881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天朝上国”第一次真正与"地上的世界"接触的代表是满清政府于1877年派出的首位驻外公使郭高焘。中国派出的第一位常驻西方国家的外交官竟然背负着"道歉"的屈辱使命。根据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及之后清政府与英、法签订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英、法政府于1861—1862年间派遣公使常驻北京。按照国际外交惯例,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应互派使节。1875年,英国以“马嘉里事件”(英驻华使馆翻译马嘉里游历云南被当地人打死)要挟清廷,使它在适使问题上作出艰难的决定,即在次年签订的《烟台条约》中明文规定中国派使臣前往英国"道歉"。清廷决定"道歉"使臣并作公使常驻伦敦。当时它看中的人选是被奕䜣,李鸿章推许为"第一流"洋务人才的郭嵩焘。
——邬克《他没有给国人丢脸》
材料二 郭嵩焘这时虽然还未曾走出过国门,但是借助于担任过广东巡抚的经历和对西洋事务的经意考察,他对西方列强的见解,不但比保守派,而且比洋务派领袖们也高出了一头,他在这里提出的“西洋立国有本有末”的论断,在中国近代文化交流史上是石破天惊的创见。当他出使英、法之后,通过对西方的亲身考察,思想更加激进,因而倍受各方攻击;归国之后,闭门居家都不得安宁。死后,即使李鸿章这样的大员出面请谥,朝廷亦不给。
——王兴国《郭嵩焘的两重不同的历史地位》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委派郭嵩焘为第一任驻西方国家公使的历史背景。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郭嵩焘回国后遭受攻击的原因。
【知识点】 其他人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屈原其人其事

材料   学者们对现有屈原的所有作品,包括《离骚》是否为屈原所作都曾怀疑过,甚至有学者还挑起了一场“历史上有无屈原”的争论。以我的想法,“屈原”本就是作为一个“人文”符号而存在,而其人是否真实存在或是怎样的存在,都无关紧要。因为“它”对我们的意义,不是来自于一个物理性存在的“个体”,恰恰相反,对我们有意义的是其文化内涵。这种“文化内涵”是在文化发展过程中不断堆垒、附着而成的,比如“爱国”“改革”就是很后来才附着上去的。说白了,从本质上讲,它无关于“事实”,而与“价值”有关。

——摘编自鲍鹏山《屈原:面向风雨的歌者》


(1)材料中关于屈原的认识,你认可哪一种?说明理由。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选取材料中的一种认识角度,为屈原写一段人物简介。(要求:表述紧扣所选认知角度,逻辑清晰,表述准确,100字左右)
2022-05-08更新 | 5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李靖(570649)唐初名将,军事家。隋末任马邑(今山西朔县)郡丞,曾谋告发太原留守李渊有反隋意图。李渊入长安时被擒,李世民力敕得释,召为幕府。620年从世民攻王世充,621年,从赵郡王孝恭平定割据江陵的萧铣。后受命安抚岭南,得州96,户60余万。623年,以副元帅佐孝恭镇压江淮起义军。625年为行军总管,率兵击退进犯太原的突厥。太宗即位,李靖历任刑部、兵部尚书,检校中书令。629年与李绩分道出击东突厥,擒颉利可汗,北方安定,以功进封代国公,任尚书右仆射。634年主动请缨西征,任西海道大总管,次年平定吐谷浑。还朝后长期养病家居,不见宾客。637年改封卫国公。649年病逝,终年79岁。李靖一生战功赫赫,用兵灵活,著有《李靖兵法》,对兵学推陈出新作出了贡献。

——摘编自黄强《唐代开国名将李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靖的主要功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靖取得成就的原因。
2022-04-18更新 | 5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陈嘉庚(1874-1961),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福建同安集美村(今福建厦门集美)人。早年随父前往新加坡经商。1910年,加入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爆发后,应孙中山之约,汇去五万元。1912-1920年间,陈嘉庚先后在集美创办小学、中学、师范、水产、航海、农林、商科等学校。1918年在新加坡创办南洋华侨中学。1921年克服种种困难创办厦门大学。

1937年,陈嘉庚先生领导组织了“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动员南洋华侨踊跃捐款,购买救国公债,选送华侨司机回国,在滇缅公路运输抗战物资。从卢沟桥事变到太平洋战争爆发的4年半时间里,共计捐款约15亿元。1940年,陈嘉庚亲自组织并率领“南侨慰劳团”回国慰劳祖国抗战军民,对重庆和延安等地进行了实地慰劳考察,认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并据此在战后作出了政治选择。抗战胜利后,陈嘉庚被毛泽东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1949年,陈嘉庚回国参加政协筹备会。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等职。

——摘编自方式光《“华侨旗帜 民族光辉”-陈嘉庚是怎样寻找救国救民之路的》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嘉庚的主要历史功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嘉庚精神”的内涵。
2022-02-10更新 | 5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