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4 引用次数:213 题号:2350383
近代开埠以来,来自异域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急速渗入中国社会各个方面,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政治变革、经济变化和时尚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电灯、自来水初出现时,上海市民曾十分恐惧,担心用电会“遭雷殛”。……后来则非常欢迎电灯,称其“赛月亮”,“颇便行人”;开始,市民“谓(自来)水有毒质,饮之有毒,相戒不用”,后来则“通装水管,饮濯称便”。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20世纪初,对于清朝统治者当年强迫汉人接受的发辫,大多数人都主张剪去,并且认为“不剪发不算革命”,“也不算时髦”。在服饰上,“一切前清官爵命服及袍褂、补服、翎顶、朝珠,一概束之高阁”,人们穿衣“务趋自由平等的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完美时髦”。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是依据天赋人权等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理想社会模式,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
材料三   1916年,北京中国银行最先使用女子司账,一时被称为“银行界之破天荒,妇女界之新事业”。1918年4月,上海曹某的理发店首次雇佣了二三十名女理发师。进入20世纪20年代,一些大城市的医疗、银行、商店、文艺、电讯等部门均有女职员出现。
(1)材料一、二反映了近代中国人观念发生怎样的变化?反映了什么历史趋势?
(2)材料三反映了哪些历史新现象,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上海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是近代中国的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租界开辟后)西洋服饰之引入,使上海自明清以来形成“服尚新奇、衣必华鲜”的习俗得以进一步张扬。……《洋泾浜新竹枝词》写道:“庸奴(见识浅陋之人)也学假斯文,衣履难将贵贱分。更有异言并异眼,淡黄马褂着纷纷。”

——摘自张仲礼、熊月之等《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

材料二   至1905年5月,全国(包括香港、澳门)共有报纸约240种,上海出过119种。在上海出过的报纸中,中国人办报72种,外商办报34种,教会报纸5种,但仍在公开发行的只有31种。

——据《大公报》(天津)之《最近报界调查表》(1905年)整理

材料三   往来如织密如麻,满眼汽车与电车;谁说生命中华重,噬人虎口日增加。……欲保安全维秩序,认明红绿两边灯。

——《上海洋场竹枝词》

过往车轿必须靠马路左侧通行;独轮车必须在马路左侧紧靠人行道通行,不准乱窜。

——《(上海)工部局董事会会议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析“西洋服饰之引入”对上海民风嬗变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上海报业发展的特点。
(3)据材料三,指出当时上海交通出现的问题及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4)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推动近代中国上海社会转型的因素有哪些?
2019-05-23更新 | 7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清廷决定恢复从山海关至沈阳的关外段铁路工程,并先完成锦州段工程。当时有关官吏,因恐怕雇佣外国工程师勘测线路会激起民变,故不得不起用詹天佑。于是,詹天佑被调任山海关至锦州段的驻段工程师。詹天佑负责主持锦州段铁路的修筑任务,其工程相当艰巨。它包括锦州铁路和营口支线两部分,前者沿线需要大小桥梁九十余座,线路还要跨越干柴岭山沟;后者沿途地势低洼、水质含碱量大,不宜饮用和作机车用水,为此,需建数座水塔和蓄水池。詹天佑精心勘测筹划,日以继夜,深入工地,指挥修路。工程虽然艰巨,但进展较快,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关外铁路通车至锦州,次年通车至大虎山,营口支线也全部通车。正当此时,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关内外铁路被英、俄两军占领而被迫停工。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说明詹天佑在铁路修筑过程中克服了哪些重大困难,表现出怎样的品质。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的知识,概括指出影响近代中国铁路事业发展的因素.
2018-10-11更新 | 5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材料:新旧婚礼情况对照表

旧式婚姻情况

新式婚姻情况

1.父母之命、煤妁之言


2.问名(互问庚帖卜之)
3.会亲(即订婚).,
4.请期(男家备糕点、请柬、说明迎娶日期及各种注意事项)
5.纳采(男家备礼纳之女家,俗称“过大礼”“恭迎娶”)
6.过妆(送嫁妆)
7.娶亲
8.回门

1.自由恋爱


2.订婚
3.婚礼:证婚人、介绍人、
主婚人依次入席;证婚人
宣读婚书;证婚人、介绍人
与新人各盖印章,新郎、新娘交换饰物;行三鞠躬礼;
来宾贺词,各种答谢。


依据材料指出民国初年的新式婚姻较旧式婚姻有何进步之处?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2019-08-10更新 | 1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