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 苏格拉底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3 题号:246116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仁者,爱人”。“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

材料二“未受考验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

——苏格拉底

材料三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

材料四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约束,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有何相通之处。

(2)结合材料三、四,根据孟德斯鸠与黄宗羲思想的相同点分析他们面对何种相似的背景。根据背景分析孟德斯鸠的思想与黄宗羲相比有何进步之处。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其对我国的科学发展有哪些有益的启示?

【知识点】 苏格拉底解读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仁者,爱人。”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

材料二:“未受考验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

——苏格拉底

材料三: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虽然远隔万里,但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德国】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核心思想,并说明对于今天建设和谐社会所具有的借鉴价值。
(2)据材料二,概括苏格拉底的核心思想。他的思想与智者学派相比,有何异同?
(3)据材料一、二,指出材料三中所说的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相通的地方”。
(4)据上述材料,从思想和政治两个方面分析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对东西方社会产生的影响。
2017-10-20更新 | 12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东西方文明之间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既有冲突也有融合,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苏格拉底说:“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知识即美德就将是对的。”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材料二   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顾炎武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

——摘自文池《思想的灵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和孟子观点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说明“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这一观点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在近代人文思想指导下资产阶级的实践活动。

2018-10-19更新 | 3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春秋时期,社会处于动荡与变革中,孔子道德教育思想应运而生。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强调在道德层面的修养。他认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孔子在回答学生怎样成为一个完人时说:“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孔子认为,人们通过学“礼”便能正确处理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同时,“礼”中也蕴含着规则和制度。孔子认为只有“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才能“积极干预,教化天下”。

——摘编自陈景磐《孔子的教育思想》等

材料二面对日益衰落,充斥着社会危机与道德危机的祖国,苏格拉底意识到当时最重要的问题便是对人们进行道德教育,他认为,美好德性需要通过知识的学习来唤起。理性的思维是关键,情感占据相对次要的位置。苏格拉底在和学生谈话中认为自制是一切德行的基础,“惟有自制才能给人带来最大的快乐”。他还鼓励学生将勇敢与知识联系起来,认为知识可以使人变得勇敢。

——摘编自孙丹阳《孔子与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比较研究》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特点,并根据所学知识简析其教育思想形成的原因。
2020-12-10更新 | 10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