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两次工业革命 > 第一次工业革命 > 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和条件
题型:论述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228 题号:2470028
历史图片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图片中信息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较易 (0.8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中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联盟为基础的君主立宪制政治制度,促进了工业革命各种前提条件的迅速形成。英国在世界各地进行大规模海外殖民,在国内实行有利于资本积累的经济政策,在农村进行大规模圈地运动,为城市工业发展准备了大量可供雇佣的“自由”劳动力。而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培养了熟练工人,为机器的应用提供了技能经验和人才条件;同时,自然科学的进步,特别是⋯⋯近代科学的发展,为机器的发明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

——摘编自金碚《世界工业革命的缘起、历程与趋势》

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果表

类别时间 内容国别

电力
1866年西门子制成发电机德国
19世纪70年代 电力成为新能源
19世纪八九十年代电灯、电车、电影放映机相继问世

内燃机交通工具
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诞生德国
19世纪80年代本茨制成内燃机驱动汽车德国
19世纪90年代狄塞尔制成柴油机德国
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试飞成功美国

通讯手段
 19世纪30年代有线电报开发成功美国
19世纪70年代 贝尔发明有线电话美国
19世纪90年代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 意大利
化学工业 1867年诺贝尔发明炸药  瑞典
19世纪80年代 从煤炭中提取出卤、苯、人造染料

材料三 工业革命在1790年至1850年间改善大多数人民的物质生活了吗?历史学家们对这个问题展开了辩论。被称为“悲观派”的历史学家,起草了令人生畏的诉状来攻击工业革命:包括工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手工业者地位的改变,儿童的境遇等等。被称为“乐观派”的历史学家,则针对以上这些指责作了强有力的辩护,工业革命创造了许多充满机会的城市;给千百万人口提供了工作,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和教育程度,并给予他们以较大的自由,使他们在政治上和文化上有更大的作用。

——摘编自克莱顿·罗伯茨等著《英国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3)针对材料三中两派历史学家的争论,任选一派的观点,或自拟观点,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证。
2023-03-01更新 | 130次组卷
论述题 | 较易 (0.85)
【推荐2】历史图片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图片中信息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17-08-14更新 | 48次组卷
论述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欧的工业化,有个长达两个半世纪的工场手工业时代(1500-1750年)。实际上,那时的手工工场并非十分普遍,但马克思称之为“时代”并非夸大其词,而在于指出其重要意义。在工场手工业中,尽管生产力还是手工的,生产关系则已是资本主义的了。工场手工业是机器大工业的基础,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西欧经济力量的膨胀,社会结构的变革和资本价值观念的确立,都出现在这个时代。非洲、印度的征服,澳洲、关洲殖民地的开拓,都靠工场手工业的成功。荷兰和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独立,都是手工工场发展的结果。政治经济学就是这时建立的:托马斯·曼、威廉配第的全部理论,魁奈的《经济表》,都是工场手工业的产物。

——摘自吴承明《早期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外部和内部因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工场手工业与资本主义发展”这一主题,拟定一个论点,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表述准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2-05-27更新 | 1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