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 中枢政务机构(汉-唐)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2 题号:248644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做出决定)将上(皇帝),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二 (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
——《贞观政要》
材料三 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戴胄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他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初一道圣旨从“颁布”到“奉行”需要哪些程序?
(2)材料一、二说明唐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两种权威的冲突?结局说明了什么问题?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隋唐时期,在政治经济制度方面出现了许多重大变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唐摭言》

材料二:高祖(隋文帝)既受命,……置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等省。

——《隋书·百官志》

材料三:有田则有租(田租),有身则有庸(每丁每年服力役二旬,若不服役则纳布帛等代替),有户则有调(纳绢布等)。

——《资治通鉴》卷226

材料四: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征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

——《旧唐书·食货志》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四则材料有关隋唐哪些制度上的改革与创新?
(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四则材料中隋唐制度的创新之处。
2022-10-17更新 | 18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国古代文明光辉灿烂

材料一   


材料二   汉高祖刘邦为了巩固统治“汉承秦制,有所损益(减少和增加)。有人这样评价汉武帝“内强皇权,外服四夷”

材料三   从理论上讲,皇帝拥有天下所有权利,尚书省是贯彻皇权的具体办事机构,尚书省的首脑既丞相,历史沿革中,尚书省的一支独大,势必造成相权过重,为了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简明来说就是为了抑制相权,中书省和门下省应运而生。

——摘编自赵扬《唐代政治制度设计》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简要说明秦朝为巩固中央集权所采取的新措施及带来什么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汉承秦制具体指汉朝继承了秦朝的哪些政治制度,并说明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内政上采取的措施。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唐朝设立三省六部制的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特点?
2022-02-23更新 | 12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一中A处为           。图三国家的政体为           ,图四国家的政体为           ,指出这两种政体的一个不同点。
(2)图二和图三在民主形式上有何不同?图一和图四这两种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共性?两种政治模式的区别是什么?
2019-01-19更新 | 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