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 秦始皇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12 题号:2972632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记•秦始皇本纪》载:有一天,始皇帝外出,看见丞相车骑很多,认为不是好事。宫中有人将此事告诉丞相。丞相随即减少车骑数量。始皇帝大怒,说:你们有人泄露我说的话!但没人敢承认。于是,秦始皇下诏,逮捕当时在场者,并全部杀掉。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材料二卢生说始皇曰:“……方中,人主时为微行以辟恶鬼,恶鬼辟,真人至。人主所居而人臣知之,则害于神。……愿上所居宫毋令人知,然后不死之药殆可得也。”……乃令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复道甬道相连,帷帐钟鼓美人充之。各案署不移徙。行所幸,有言,其处者,罪死。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日:“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自是后莫知行之所在。听事,群臣受决事,悉于咸阳宫。

—一《史记•秦始皇本纪》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秦始皇为什么对丞相车骑的多少如此在意?这则故事反映了什么问题?

(2)根据材料二,秦始皇愤怒并杀人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中又反映了什么问题?

【知识点】 秦始皇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在中国古代,有许多帝王通过一系列的文治武功,成为雄才大略、开拓进取的历史人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锺鏬,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记第六》

材料二   贞观三年,太宗谓吏部尚书杜如晦曰:“比见吏部择人,唯取其言词刀笔;不悉其景行。数年之后,恶迹始彰,虽加刑戮,而百姓已受其弊。如何可获善人?”如晦对曰:“两汉取人,皆行著乡闾,州郡贡之,然后入用,故当时号为多士。今每年选集,向数千人,厚貌饰词,不可知悉,选司但配其阶品而已。铨简之理,实所未精,所以不能得才。”太宗乃将依汉时法令,本州辟召,会功臣等将行世封事,遂止。

——《贞观政要·择官第七》

材料三   上还京……诏曰:“鄂罗斯入我边塞,侵扰鄂伦春、索伦、赫哲、飞牙喀等处人众,盘踞雅克萨四十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了哪些努力?
(2)根据材料二,分析唐太宗选官的标准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了实现优选官员,唐太宗做了哪些努力?
(3)材料三出自民国初年一位史家的记录,请问文中的“上”是哪位皇帝?对于“鄂罗斯”的侵扰,“上”是如何应对的?
2020-11-21更新 | 7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文翁,少年时好学,通晓《春秋》,担任郡县小官吏时被考察提拔。汉景帝后期,担任蜀郡守,仁爱并喜欢教导感化……于是就选出张叔等十多个聪敏、有才华的郡县小官吏,亲自告诫勉励并送他们到京城,让他们就学于太学中的博士,(有的)学习法规法令。几年后,这些蜀地青年都学成归来,文翁让他们担任要职,按顺序考察提拔,他们中有的成为了郡守、刺史。他又在成都市中修建学宫(公立学校),把条件差的县的青年学生招收为学宫弟子,免除他们的徭役,将学问高的学宫弟子用来增补郡县官员的空缺,学问稍次的担任孝悌力田(一种主管德行教化的官职)。每次到各县巡查时,从学宫的学生中选一些通晓经书、品行端正的一起去,让他们宣传教化的法令。各县的官民见到了都以为很荣耀,抢着成为学宫弟子,有钱人甚至花钱以求能成为学宫弟子。因此,蜀地的民风得到极大的教化,蜀地到京城求学的人数和齐鲁之地的一样多。到汉武帝时,命令全国的郡县都设立学宫,有学宫从文翁开始创立这种说法。

——翻译并整理自《汉书·文翁传》

(1)根据材料,概括文翁在蜀地进行民风教化的作法。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翁推行民风教化的意义。

2017-06-25更新 | 5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窃闻义不负心,忠不顾死。羽……前守下邳。内无积粟,外听援兵;欲即效死,书有二嫂之重,未敢断首捐躯,致负所托;故而暂且羁身,冀图后会。近至汝南,方知兄信;即当面辞曹公,奉二嫂归。羽但怀异心,神人共戮。

羽少事皇叔,誓同生兄;皇天后土,实闻斯言。前者下邳失守,所请三事,已蒙恩诺。令探如故主(刘备)现在袁绍军中,回思昔日之盟(桃园三结义),岂容违背?新恩虽厚,旧史难忘。兹特奉书告辞,伏帷照察。其有余恩来报,愿以俟之异日。

——关羽给刘备、曹操的书信

材料二关帝庙承载了上至天子,下至士大夫,甚至最广大普通民众的价值理念、心理诉求、利益冲突。皇帝和士大夫通过一系列的封号和庙记,速说着他们维护伦理纲常、追求社会稳定需求;普通百姓则在关帝庙缭绕的香雾中,倾诉着他们对于所生存的周围环境最起码的渴望与满足,然后再形成一个个灵异故事,不断地传播和强化着既有的信念。历史上关羽庙有着多种称谓,常见的有关庙、关帝庙、关圣庙、关王庙、关圣帝君庙、缪侯庙、显烈庙、义烈庙、忠武庙、义勇武安王庙等。

——张强《关帝庙建筑的布局及其空间形态分析》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关羽的性格。

(2)根据材料二,概括封建社会对关羽膜拜的特点。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关羽被尊奉的原因。

2017-08-08更新 | 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