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其他人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48 题号:3154415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林则徐和徐继畲,这两位当时中国思想界的前沿人物在福州有一次罕见的较量,史称“乌山之争”:
1850年夏天,英国的一名传教士租赁了(福州郊外)乌山神光寺的几间房屋,租期为六个月。此事引起了林则徐及城内部分士绅的不满。林则徐上书福建巡抚徐继畲,要求武力驱逐英人。徐继畲主张采取外交手段处理,避免酿起事端。林则徐则认为,这样做太过懦弱,他情绪激昂地表示,如果战事不可避免,年老又多病的他也在所不辞地挺身而出。此事在朝廷引起轩然大波并最终导致徐继畲被革职。——摘编自赵柏田《帝国的迷津》
(1)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乌山之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在对待"英人租赁乌山神光寺的几间房屋”的问题上,林则徐和徐继畲两人的态度有何不同?
(2) 林则徐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此进行评价。
【知识点】 其他人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邓演达(18951931),字择生,著名的国民党左派领导人。20世纪20年代初曾两次率兵讨伐陈炯明叛军,深得孙中山的信任和嘉许。19267月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主任,随军北伐。这一时期邓演达特别强调农民问题的重要性,主张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步为耕地农有,第二步为土地国有,最后实现社会主义。1927年“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爆发后曾分别著文谴责蒋介石、汪精卫、并与宋庆龄等展开反蒋活动。后游历欧洲,探寻各国实际情况以寻找对中国革命的启迪。1930年在上海创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表示要推翻蒋介石的反动政权,继续完成孙中山的革命事业,邓演达担任总干事。19311129日晚被国民党秘密杀害于南京,终年36岁。

——摘编自王夫玉《邓演达思想研究》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邓演达的主要事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邓演达做出历史贡献的时代背景。
2022-01-14更新 | 19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巴斯德, 法国著名的微生物学家、爱国化学家。其最大贡献是细菌致病学说和免疫接种法,他发明了数种疫苗,后人在其原理的基础上又开发了数百种疫苗,使人类的寿命大大延长。除此之外,他还发现了旋光性,成为立体化学的创始人,以此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还是细菌学说的主要创始人和发展者,使细胞致病原理深入人心,并且发明狂犬病疫苗,对治愈狂犬病有突出贡献。在生物界,他发现了发酵是由酵母菌引起的,对世界造酒工业有重大贡献。还创造了巴氏灭菌法……

——摘编自《科学巨人巴斯德》

材料二   法国被普鲁士打败之后, 割了两省地,赔了五十万万法郎的赔款。科学家巴斯德深信只有科学可以救国,终日埋头研究化学试验和微菌学(微生物学)……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称颂巴斯德道:“法国给了德国五十万万法郎的赔款,巴斯德一个人研究科学的成就足够还清这一笔赔款了。”……他已收获了科学教国的奇迹。

——摘编自胡适 《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1932 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的主要贡献。
(2)从“时代与个人”关系的角度,解读胡适推崇巴斯德的原因。
2021-05-09更新 | 3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905年,李惠堂出生于香港,受英国足球氛围的影响,自幼酷爱足球,回到广东五华县后,他以院中袖子作足球,苦练不辍,球技大增。1923 年,李惠堂参加第6届远东运动会,并获得冠军,国足因此被日媒誉为铁军 1936年,李惠堂率队出战柏林奥运会,因经费紧张,球队克服艰苦的食宿条件,沿途义赛募资,最终在柏林奥运会中0:2不敌欧洲劲旅英国队。赛后,欧媒纷纷发文称中国队水平不亚于欧洲各国。自此以后,欧洲多国邀请中国队访赛交流。1942年,日军诱逼李惠堂为伪满洲国十周年纪念作表演,他几经辗转回到家乡支援抗日,义赛募资,救济民众。1976年,在联邦德国发起的世界球王评比活动中,李惠堂与贝利、马修斯等名将一起被评为世界五大球王

——摘编自赵峥《战争与体育:球王李惠堂与全面抗战时期的足球运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惠堂成长为“球王”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时期中国足球的贡献。
2023-01-06更新 | 18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