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13 题号:333941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参加巴黎和会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想继承德国在中国山东强占的一切权益。中国代表、驻美公使顾维钧驳斥了日本的立场,坚持胶州租借地、胶州铁路及其他一切权利,应直接交还中国。中国还提出取消日本和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顾维钧发完言后,威尔逊和兰辛、势合乔治与贝尔福到中国代表团处表示祝贺,会议的新闻发布也强调中国声明受到日本以外各大国代表的一致赞扬。但是形势很快就起了变化。日本制造舆论说,如和会不同意日本对山东的要求,日本也要仿效意大利,退出和会,不加入国际联盟。原来不希望日本在远东势力过于强大的威尔逊为了保住国联计划,决定牺牲中国的利益,在山东问题上向日本让步。4月22日,“三巨头”会议召中国代表到会,威尔逊对顾维钧说:“中国代表可以看到现在已造成的困难局面,劳合乔治先生和克里孟梭先生不得不支持日本的要求。”他们明确要求中国对日本做出让步。
材料二 美国在欧洲受挫,但它的扩张势头有增无减,它的目光自然转向世界其他地区——远东和太平洋地区。英俄矛盾一度是主要矛盾,战后美日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了。1919年11月,咯奇等美国参议员公开声明,其要点是“中国不以本国领土或沿海地之无论何处,割让或租借于无论何国”。“中国既赞同所称门户开放主义,并实行中华民国各地方,无有例外”。中国代表的表态得到了美国的赞许。
材料三 1922年2月4日,中日签署了《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款》及《附件》。条约规定:“日本应将胶州德国旧租借地交还中国,同时,中国政府亦声明胶州德国旧租借地全部开商埠,外国人在德国旧租借区既得权无论在德国租借时或日本军事占领时经合法、公道取得者,应尊重之。”
——摘自《国际关系史》
请回答:
①依据材料一指出山东问题的实质。并结合有关史实概括这一问题产生的过程。
②依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对山东问题的变化的原因。
③对材料三中山东问题的方案,你如何看待?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所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中国仍被定位为列强的角逐场所但此时的中国外交已开始告别传统的“羁縻相安”、“以夷制夷”方略,转而谋求以国际法制衡列强的侵略。巴黎和会期间,中国就山东问题据理力争,将“以夷制夷”为基础的既定方略转变为诉诸国际法进行抗争中国的外交方略,从“赖美为助”、“倚仗各国”主持公道,转向依据国际法独自抗争维权,其结局“不仅是一起国际性事件,而且成为一个极为引人注目的先例”。华盛顿会议期间,中国又通过主动参与国际条约体系、运用国际法准则制街列强的方略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利益。华盛顿会议并未从根本上废除列强在华不平等条约,中国也没有获得真正平等的国际地位,但自鸦片战争失败以来,中国第一次据理争回了部分权益,“无论从技术观点看,还是从国家威望看,我们从日方获得的已达最大限度”,表明中国参与国际均势的外交方略在一定程度上是奏效的。

——摘编自金卫星《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中国外交方略的转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一战后作为战胜国仍然遭到侵略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后中国使“外交方略转变是奏效”所作的努力。
2021-03-15更新 | 14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一战前后,帝国主义间的矛盾一直存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7年到1907年,德国通过了两次海军扩大法案,疯狂扩张海军,这激发了大英帝国的彻骨恐惧。由于大英帝国财政吃紧,英国多次向德国提议,通过谈判限制军备。德皇威廉二世认为“英国(限制军备的谈判)志在通过外交抹煞伟大的德国海军。”而德国海军负责人提尔皮茨则将英国的提议认为是“遇制德国向世界进军的策略”。事实上,德国作为陆地大国,显然不能理解海洋大国英国的思维。海军问题对于德国来说只是大国崛起的象征,但对于英国来说,则是其生死攸关的问题,海军和海上航道问题本身就是其最为关注的外交政策目标而非制约德国的手段。

——据王陶陶《百年一战一致命的大国误判》整理

材料二   1919年重建战后国际秩序的巴黎和会上,美国提出航海自由、公开外交、民族自决以及建立国际联盟等主张。……但这些主张遭到了英国的坚决抵制。巴黎和会使英法获益甚多,而美国几乎一无所获。所以,美国国会最终否决了《凡尔赛和约》。

——梁军《冲突与合作:霸权转移视野下的现代英美关系考察(19141947)》

材料三   华盛顿会议通过一系列条约,在承认美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占有相对优势的基础上,修改和补充了凡尔赛条约中的一些条款,从而建立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在亚太地区的新的国际关系结构。

——整理自吴于廑《世界史现代史编上》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简析英国提议谈判限制军备的原因,概述一战期间德国海军实施“向世界进军”的史实及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英国坚决抵制美国主张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华盛顿会议的“一系列条约”承认美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占有相对优势的表现。综合材料二、三,概括指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
2021-05-06更新 | 9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4~1918年的“大战”,使欧洲参战各国死亡人数接近1000万。20世纪20年代,和平主义成为欧美社会的潮流。1920年11月,国联第一届大会讨论裁军问题,至1932年2月,世界裁军大会终于在日内瓦召开,共有64个国家参加。大会组成了四个专业技术委员会,制定裁军计划和削减军事开支。但会议中遇到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如在确定海军防御性武器和进攻性武器时,受大国操纵的委员会的意见难以达成一致,只是空泛地谈到要限制进攻性武器;对如何限制却没有实质性的内容,这引起了包括苏联在内的大多数国家的不满。裁军大会的另一个焦点是如何对待德国的军备,英国提议将德国的陆军兵员最高数额限制在20万,德国宣布退出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1936年2月,英国内阁批准了五年增加4亿英镑的军事预算计划。

——摘编自谷宇星《国际联盟裁军会议的历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裁军大会召开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世界裁军大会。
2022-02-22更新 | 1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