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12 题号:350036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耢,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是岁,牛疫。京师及兰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

—摘自《后汉书》卷七十六、卷三

材料二1931年蒋介石拟定交通建设五年计划,规定到1937年完成85000公里铁路建设任务。1932年国民政府公布“铁道法”,制订了“国营铁道于不损主权及利权范围内得借外资”的原则。1934年公布公营铁道条例和民营铁路条例,鼓励省办、民营商办铁道。举借公债筹措铁道建设资金。建设新路的同时修补整理旧路:加固桥梁、添购机车,装设调度电话、增设防空设施等。本期修筑的新路主要有,中央与地方合营的浙赣路,省营的杭江路及同蒲路,商办的江南路和淮南路、因国防军事原因赶修的苏嘉路。完成长江渡轮工程,使沪宁路与津浦路相接,便利长江南北的经济沟通。交通建设为国防建设奠定了基础,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据宗玉梅《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建设述评》

材料三京津冀地区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下表是某同学收集的相关资料:

时间历史资料
1878年清政府在唐山正式成立“开平矿务局”
1878年朱其昂在天津创办贻来牟机器磨坊
1895年维新派在北京成立强学会,领导政治活动“公车上书”
1895年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1897年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出版《天演论》
1912年清帝颁布退位诏书
1917年范旭东在天津创办永利碱厂
1917年新文化运动《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
1919年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
1924年孙中山北上京津,宣传新三民主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当时农业发展状况。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国民政府铁路交通建设的特点。

(3)请从材料三中选择恰当的材料论证“京津冀地区见证中国XX近代化进程”这一主题。(要求:论题明确,提取材料信息充分,表述清晰。)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中国古代以农立国,实现经济的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梦想和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黄河岸边柳树荫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摇纺车吱呀呻吟啥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当乡里人家赶着牛车、挑着扁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单调的生活时,西方的蒸汽机已经响彻天地驶入了全新的时代!
——《近代前夜的中国与世界》学习材料
材料二   1864年,李鸿章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材料三 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等地,发表南方谈话,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正确方向。深圳特区报为此发表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反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中英两国经济方式的差异。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概括材料二中李鸿章的主张。简述该主张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3)“南方谈话”促进了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分别从“改革”和“开放”两个方面阐述“南方谈话”带来的深刻变化。
2016-07-19更新 | 21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材料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赋税制度变革,从初期的“相地而衰征”“官山海”“作爰田”“作州兵”,发展到“初税亩”“用田赋”“作封渔”“作兵赋”,直至秦国颁布“秦律”。“秦律”中涉及财政税收的有《田律》《厩苑律》《关市律》《仓律》等。三代税制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上,田赋收入即为租税合一形态,税中有租,租中有税。春秋战国时期经过变法后,各国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并履亩而税,租税完全分离,田赋已由按劳动力计征的力役地租转变为按亩计税的实物地租。田赋是主体,除田赋之外,尚有户税和人头税、关市税、商税、军赋等,杂税丛生、徭役普遍加重。由于政治经济发生激烈的震荡和变革,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此起彼伏,军费开支浩大,各国竞相修订税制,纷纷提高税率,加倍课征以积累财富,故横征暴敛已成了这一时期的普遍现象

——摘编自黄天华《中国税收制度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赋税制度变革的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战国时期赋税制度变革的影响。
2020-07-03更新 | 9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唐五代是草市蓬勃发展的重要时段,这一时期的草市上除农户出售自用有余以调配余缺之外,城市市场出现的珍玩宝器等奢侈品亦充斥其间。草市的数量和种类与前代相较也有增加。一些草市则分布在茶山附近,形成所谓茶市。与茶市类似者还有“鱼市、药市、桔市、莱市”等类。唐代中期以后,体现浓郁巴蜀地方特色的小市、酒市、江市、柳市、药市、蚕市、茶市等大量涌现。以特殊商品为交易对象的专业化草市也较为普遍。伴随这些专门化草市的繁荣,其经营范围突破了单一产品的限制,交易范围不断扩大。隋唐时期草市发展的特点之一为江南草市发展迅速,北方草市兴起滞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商品交换频繁,城市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城市内部泾渭分明的坊市界线被突破。商业活动范围由市伸展至坊,坊内店铺不断增加,营业不再受时间限制,夜市出现并迅速扩张。城市内部坊市店铺林立,发展为商业中心。

——摘编自冯兵《草市:隋唐五代乡村市镇化的历史典型》

材料二   1850年以前的三个世纪中,江南工业在江南市镇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19世纪初,在江南大部分地区,工业的地位已与农业不相上下,甚至已经超过农业。据统计,16791833年的155年,中国生丝的出口量逐年增加,到90年代初,中国生丝出口量突破10万担,主要来自江南的市镇。江南市镇的手工棉纺织业,以其工艺的精良,使得欧洲国家的手工棉纺织业相形见绌。从松江府上海县乌泥泾镇起步的棉花种植与棉纺织业,导致松江府及其周边地区的早期工业化,使农业经济与农家经营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并为农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纺纱织布业带动了市镇的染布业、踹布业的发展。江南市镇的早期工业化带来的优质生丝、丝绸、棉布,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而且出口海外,后起的荷兰东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把中国商品卷入规模更大的全球化贸易之中。随着早期工业化的发展,市镇上各种作坊林立,机坊、炼坊、染坊、踹坊都需要大量有一技之长的雇佣工人,于是劳动力市场应运而生。

——摘编自樊树志《明清江南市镇的早期工业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五代草市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的市镇与隋唐五代相比有哪些新变化,并指出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江南市镇经济的发展对当时的社会产生的影响。
2022-10-02更新 | 26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