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古代主要经济政策与土地制度 > 土地制度的演变 > 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2 题号:3931061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对材料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出现在( )
A.商周时期B.秦汉时期
C.北魏至唐前期朝D.明清时期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国语》一书记载了西周社会的经济状况:“公(诸侯国君)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这表明西周时期
A.贵族的收入主要依赖农业生产B.社会等级制度森严
C.政府严格限制私营工商业生产D.社会贫富差别拉大
2018-05-08更新 | 9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
A.分封制的瓦解B.封建皇权的强化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D.思想文化的专制
2021-10-12更新 | 9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井田制是商周时期的土地制度。鲁国在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实行“初税亩”。“初税亩”者,即取消“公田”,将田按亩而税,收取十分之一。《诗经》中也有“雨我公田,遂及我私”的诗句。上述材料说明了
A.井田制逐步走向瓦解B.井田名义上由周王所有变为诸侯所有
C.封建土地所有制在各国确立D.地制改革推动税制改革
2021-05-11更新 | 19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