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4 引用次数:94 题号:3976291
选修-改革:齐国管仲改革
材料: 管仲姬姓,父亲是齐国的大夫,家道中衰,自学通“诗”、“书”,懂礼仪,知识丰富,武艺高强。因家贫经商,游历广泛,阅人无数,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公元前685~645年,40年间管仲任齐国相,进行改革。政治上,改革用人制度,“以劳受禄”、“案其功而行赏,案其罪而行罚”,突破了世卿世禄制。“定民之居”,调整全国行政区,将国划分为21乡,士15乡、工3乡、商3乡,分设3官管理;将鄙野(国都之外的地区)分为5属,设立5大夫管辖,属下有县、乡、卒、邑4级,分别设官管理,革除部落的残余影响。经济上,重视发展农业,提出“无夺民时,则百姓富”,推广先进的铸铁农具,“辟田畴、制坛宅、修树艺、劝士民、勉稼穑”,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推动农业发展;“案田而税”,根据土质好坏和产量多少而征收差额赋税,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实行粮食“准平”政策,平衡粮价,承认农民粮食贸易、拥有私田的合法性。推行“官山海”政策,对制盐冶铁业实行国家垄断经营,国家专卖食盐和铁器,增加国家财政。对外,提出“尊王攘夷”政策,联合北方诸国,抵抗山戎族南侵、挫败楚国北上。
(1)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管仲改革成功的历史原因
(2)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管仲改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材料一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秦)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官僚担任,任免权集中于中央。……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郡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官员调任官职,不得携带旧部属吏。每年正月“大课”,中央考课郡守,郡守考课县令长。

——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材料三   秦国始置丞相……自秦帝国建立之初至汉武帝,丞相行事的标准:“入则参对而议政事,出则监察而董是非”。

——龚延明《中国古代制度史研究》

材料四   明太祖于洪武十三年(1380年)以左丞相胡惟庸谋反为借口,罢中书省,废丞相制,提高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地位任朝政,直接由皇帝指挥。

——白寿彝《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战国时期分封制的影响,并指出秦朝是如何破解的?
(2)据材料二,概括秦朝郡县制度的主要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丞相制度始于哪一时期?并概括秦朝丞相的主要职权。
(4)根据材料四,概括明朝初年的丞相制度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变化的直接影响。
2018-10-09更新 | 4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古罗马时代,法律之范围,极端狭小,故曰:“法律者,维持城市化秩序所必需之规则之总和也。”基此定义,法律只建筑于限制极严之功利基础,其作用,在维持现状,在维持已然之社会生活,则当日之法律,并无创造性也明矣。然则其原因安在耶?曰,当日之国家,只可谓各家族之联合体,家族内部之处置,国家不得从而干涉之,故有权者为家族,而非国家,有严格之家法,而无有力之国法也。降至西历纪元前后,受希腊哲学思想之影响,法律观念为之一变,赛尔苏斯曰:“法律者,善良公平之艺术也。”意若曰:法律者,何者为善,何者合乎正义,何者足称平允之标准也。其基础,导源于自然法,嗣因与天主教一直吻合,复受宗教势力之推助,故是项理论,颇有权威,而足以推翻前说。

——陈朝壁《罗马法原理》

材料二中国法制起源较早。夏朝法律被称为“禹刑”,西周周公制礼,礼刑互补。秦朝制定《秦律》,以“轻罪重刑”为指导思想,刑罚名目繁多。唐朝制定《唐律疏议》颁行天下,规定了严惩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成为中国古代法成熟的标志和中华法系的代表。……自此,“法自君出,权尊于法”,“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家族国家本位,息讼无讼,实现社会和谐等成为古代中国基本的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影响后世。……而古罗马法,私法(保护私人利益有关所有权、债权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发展异常充分,以个人权利为本位,权力服从于法律,公开审判,追求正义,法治精神贯穿于罗马法律体系之中。

——摘编自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人法律观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法系和罗马法的差异及其共同历史价值。
2018-10-01更新 | 16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   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的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和宗法结构并没有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自秦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诸多特征,这些特征又都具有浓厚深刻的宗法色彩。中国封建的等级制度源于血缘宗亲关系,它表现为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中国封建政治还有一个宗法特征是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的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政治的又一特色。

       ――《中国历史纵与横》


据材料,概括宗法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
2021-04-23更新 | 9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