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宋明理学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90 题号:4002024

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与佛道的碰撞中,经朱熹之手改造后,儒家经典成为文职人员考试的根据,这一新儒学构成了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直至19世纪后期。其结果是用理性的补充和对原理的阐述加强了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这十分有利于无可比拟的中国文明的持续性,但其代价是形成了一种与外界所有的独创性和新观念相反的、显得荒谬可笑的循规守旧。

——《全球通史》

材料二关于异端教徒,应该注意两点:一点是关于他们自己方面的;另一点是关于教会方面的。关于他们自己方面,他们有罪:因此,不仅应该以绝罚把他们逐出教会,而且也应该用死刑把他们与世界隔绝。因为败坏那保存灵魂生命的信德,远比伪造维持现世生命的钱币更为严重。所以,如果伪造钱币,以及其他为非作歹的人,立即可由政府当局公正处死,那么异端教徒一经证实犯有异端,就更有理由,不仅可以处以绝罚,甚至于也可以合理地处以死刑。

——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写于1265至1273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朱熹构建的思想体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阿奎那的思想与古希腊的人文主义有何不同。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朱熹与阿奎那两人的思想对东西方历史发展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张载(1020-1077),字子厚,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奉祀孔庙西庑第38位,与周敦颐、邵雍、程颐、程颖合称“北宋五子”,有《正蒙》《横渠易说》等著述留世。张载深受范仲淹的影响,刻苦攻读《中庸》,同时遍读佛学、道家之书,终于悟出了儒、佛、道互补,互相联系的道理,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学说体系。张载博览群书,其学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孔、孟为法。认为世界万物的一切存在和一切现象都是“气”,即“太虚”,主张“理在气中”。又认为只有“德性之知”才能认识“天下之物”。张载的学说对天地宇宙、社会人生、世界万象等作了系统的论证和说明,形成了“本末上下、贯乎一道”的思想体系:一方面继承和复兴了儒家的道统,所谓“以稽天穷地之思,与尧舜孔孟合德乎数千载之间”;另一方面充实和创新了儒家道统的时代内涵:“有‘六经’之所未载,圣人之所不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张载主要学术活动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张载主要思想贡献。
2021-03-18更新 | 7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的国家哲学则更加伦理化,连上天都被中国圣哲赋予人格意志。宋代“二程”——程颢、程颐创立了“性即理”的理学唯心主义国家哲学,认为人们内心本来就具有一切事物之理,具有封建伦理纲常,要求人们“去人欲”,维护和身体力行三纲五常,不要犯上作乱,才能“存天理”。之后,朱熹构建的以儒学纲常名教为核心的庞大唯心主义国家哲学体系更加理论化、系统化,其地位几近孔子。继宋之后,元、明、清三代统治者把发挥孔孟之道的宋代程朱理学钦定为国家哲学。

——摘编自于今《国家哲学与社会主义国家哲学的理论概述》

材料二 《论法的精神》是一部政治哲学著作,而不是一部纯粹意义上的法律书。作为西方政治学的一部经典,它在当时思想所能及的范围内,细致地讨论了自由、民主、平等的问题。孟德斯鸠最大的历史贡献在于其对政府架构的思考。在《论法的精神》里,孟德斯鸠延续英国先贤洛克的观念,归纳出“三权分立”的治理格局。其理论特点在于,治理国家的三个权力部门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似乎能够支撑起一个稳定的平面;立法、司法、行政之间恰似“石头、剪子、布”一样相生相克,分权制衡,应该能够很好地治理一个社会(国家,或者国家之下的行政单位)。

——摘编自何志鹏《孟德斯鸠与〈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程、朱构建的国家哲学的内涵并分析其对后世及其他国家的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孟德斯鸠构建的政治哲学与程、朱构建的国家哲学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
2021-04-20更新 | 30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我国古代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儒学对其发展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成长的时代,鲁国政……“陪臣执国命”成为当时各国的普遍态势。孔子认为,正是因为内心道德秩序的缺失才导致社会秩序的崩坏,要想修复礼乐秩序,必须从人心入手。因此,既然无望入朝执政扭转乾坤,那么退而育化人心也是从根本上培育社会的元气。

——闫志《历史突围:图说春秋战国》

材料二   (宋朝)南渡以来,学校之教日表,讲学之风日盛。此种往来走动的参究请谒,愈来愈多,于是又从此中酝酸出新的讲堂制度来。在此情形下,产生讲学家的乐陆两大派。象山教法,在于因人设教,直指本心。而朱子则选定几部最重要的书本,先为此数书下明白确切的训注,好让学者各自研读,补讲堂教育之缺陷。

——钱穆《国史大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孔子从事教育的目的。为达目的,他提出了哪些主要主张?


(2)据材料二归纳南宋教育的主要状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朱陆两派在教育理念上的差异。
(3)综合以上材料,指出古代中国教育的特点。
2020-11-01更新 | 1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