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 维新变法思想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1 题号:4029193
近代社会的民主和实践,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达尔文主义是关于生物进化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人们把其基本内容归纳为“生存竞争、优胜劣败、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这几句话。社会达尔文主义是将达尔文学说硬性引入人类社会,用生物进化规律解释人类社会的发生、发展及一切社会现象。……严复在《天演论》中向指出:世界乃一大竞争场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天演之规律。中国之所以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就在于遇到了“智、德、力”均强于我的西方列强的挑战。中国再也不能妄自尊大,侈谈什么“夷夏之辨”了,必须“与天争胜”,经过自己的努力以求“人治日新”,在“智、德、力”方面赶上并超过西方列强,以“人为淘汰”避免“自然淘汰”,从而使国家不亡、种族不灭。
材料二:康有为把几十年来西方列强侵略中国完全视作国际生存竞争,并说“吾既自居于弱味,安能禁人之兼攻?吾既自即于灭亡,安能怨人不取侮?”
——摘编自白云涛《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输入及其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1)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社会达尔文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相关因素。
(2)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社会达尔文主义对中国近代民主实践的影响。
【知识点】 维新变法思想解读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知识分子人数众多,在社会上形成势力,他们作为政治上的一支独立力量有十分明显的表现。宋代由于积贫积弱,社会问题很多,一部分知识分子有感于形势严重,以天下为己任,奋起而挽救危亡。范仲淹提出传唱千古的口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王安石变法更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大无畏精神,力求把变法革新进行到底。朱熹认为汉高祖、唐太宗都是假仁义以遂其私欲,有一定的反对君主独裁的精神。陈亮认为,生民之初,君主是人民推举出来的,应该为人民办事。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以林则徐 、魏源为代表的士大夫,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时代命题。虽遭遇举国冷遇的困境,却影响了后世国人对救国真理的探索过程。李鸿章受“师夷长技”思想的启发,开启了近代化的历史征程。面对甲午战败,梁启超等人更是“以敌为师”,他在《戊戌政变记》中将变法看作是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不断尝试的结果,认为林则徐等“师夷长技以制夷”之说是变法的萌芽。甲午战败后“朝野乃知回法之不足侍”,于是“言变法者乃纷纷”,从而促成“天下人士咸知变法,风气大开矣”。戊戌政变后的清末新政“不仅继承了洋务运动的事业,而且也继承了百日维新的事业”,当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时候,它同时又保留和完善了这一部分改革的成果。辛亥革命后,面对社会乱象,孙中山继续为革命事业奔走号呼。陈独秀也将新文化看作是国人救国方案和思想启蒙不断走向成熟的结果,认识到“价值观才是根基。没有多数国民之价值观念的转变,共和制度就成了无本之木”。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知识分子挽救社会危机的思想行动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前期国人探索救国之路的特点。
2022-02-21更新 | 31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把中国人通过向西方学习“然后知不足”的过程分为三期: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这二十年间,都是觉得我们政治法律等等,远不如人,恨不得把人家的组织形式,一件件搬进来,以为能够这样万事都有办法了。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
(1)按照梁启超对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的分期,请你列举“第一期”与“第二期”的主要事例。
(2)“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个事件有哪些重要内容?
(3)结合梁启超的观点,谈谈你对中国学西方历程的认识。
2012-03-09更新 | 101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西洋文明”

材料一:“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海国图志》

“所谓格致之有益于人而可施诸实用者,如天文、地理、算数、几何、力艺、制器、化学、地学、金矿、武备等,此大宗也。”

——徐寿:《格致汇编序》

“(西学)学问之种类极繁,要可分为二端。其一,形而上学,即政治学、生计学、群学等是也;其二,形而下学,即质学、化学、天文学、地质学、全体学、动物学、植物学等是也。吾因近人通行名义,举凡属于形而下学皆谓之格致。”

——梁启超:《格致学沿革考略》

(西学)是“以自由为体,民主为用。”

——严复《原强》

“西方之言曰:人人有自主之权。何谓自立之权?各尽其所当为之事。各得其所应有之利,公莫大焉,如此则天下平矣。”

——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

材料二:“夫四民之中,农居大半,男耕女织,各职其业,治安之本,不外乎此……机器渐行,则失业者众,胥天下为游民,其害不能言矣”。

——清朝湖南巡抚王文韶

“晚近更有一种自居名流,谓西学皆中土所已有……实窃我中国古圣之绪余”之类的说法,‘令人呕哕’”。

——严复《救亡决论》

材料三:“吾人倘以新输入之欧化为是,则不得不以旧有之孔教为非;倘以旧有之礼教为非,则不得不以新输入之欧化为是,新旧之间绝无调和两存之余地。”

——陈独秀《答佩剑青年》

“拿西洋的文明来扩充我的文明,又拿我的文明去补助西洋的文明,叫他化合起来成一种新文明”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


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述近代中国对西学认识的演进历程。
(2)根据材料三,概括陈独秀与梁启超对中西文明态度的差异。
(3)基于上述材料,你如何评价近代中国对西洋文明的认识?
2019-09-02更新 | 6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