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二战的进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1 题号:424183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0年,法国沦陷之后,丘吉尔告诉英国人民:“我们将在海滩上作战。我们将在着陆地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道中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决不投降。”7月,在不列颠之战中,纳粹德国空军拥有的飞机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但英国皇家空军的战斗机在性能上则要更为先进。而且英国人还使用了雷达。在这些优势的帮助下,英国和英联邦自治领的几千名战斗机飞行员成功地击退了纳粹德国空军。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谁掌握了北非,谁就掌握了地中海的制空权,就控制了由欧洲到北非的海陆交通运输线。二战中,英国和德意双方在北非沿海宽不过100公里,长达2000公里的狭长地带展开旷日持久的拉锯战。1942年10月,英军与德意军队在埃及决战,英军取得决定性胜利。
——摘编自齐世荣等《世界史•现代史(上)》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击退纳粹德国空军入侵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2年这场战役的名称和英军指挥官,并分析该战役的意义。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7年8月21日,国民政府和苏联在南京正式签署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两国关系进一步密切。苏联以经济交易作掩护,秘密地对华军事援助。苏联援华装备原计划走海运路线,但由于日本对中国海岸的封锁,陆路成为不二选择,“西北孔道”担当了历史大任。为了打通“西北孔道”,新疆参与修路的50余万各族民众,还有留驻新疆的东北义勇军将士,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全线的基本整修和贯通,即从中苏边境霍尔果斯口岸为起点,横贯新疆,经河西走廊,直达甘肃兰州。1937年9月开始的近四年间,苏联大量的军火物资、军事顾问、技术专家通过“西北孔道”的地面和空中路线运送到中国,成为中国抗战接受国际援助最主要的“生命线”和“输血线”,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

——摘编自央视纪录片《西北孔道》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北孔道”开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北孔道”的历史意义。
2020-04-11更新 | 3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英等国在其利益集中的中国东南沿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所享有的政治经济特权已被日本占领军夺权,原来居住在租界内的美英人士被日军看作敌侨关进了集中营,其产业也被日本占领军接收,成为战利品。日本法西斯大肆鼓吹“解放东亚民族”“黄色人种革命”等,推行“对华新政策”……上演所谓“交还”租界和“撤废”治外法权的闹剧。重庆《大公报》发表社评指出:“(汪精卫宣传)他已将英美驱逐,收回了租界,取消了领事裁判权,废弃了不平等条约,重庆却拥护不平等条约,替帝国主义的特权作战。日本发言人也做着同样的宣传,这种宣传真是恶毒之至。但不平等条约的存在,是一种事实……我们的盟邦又何所吝惜而不给我们为正义而战的中国人解除这种羞耻呢?”这从另一侧面对促使美英改变对华政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摘编自石源华《中华民国外交史新著》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日本推行“对华新政策”的背景及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本“对华新政策”产生的影响。
2019-02-02更新 | 7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反映了什么信息?简述其产生的历史影响。
(2)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反映了什么样的共同主题?怎样看待他们所推动的“和平事业”?
2020-07-07更新 | 2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