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手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 明中叶以来的资本主义萌芽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94 引用次数:42 题号:4247837
清初,政府曾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愈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从中得出的结论较为合理的是(   
①政府实行抑商政策②私营丝织业受到限制③土地兼并问题严重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
A.②③B.②③C.③④D.①②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容易 (0.94)
【推荐1】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据记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入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这一现象的出现( )
A.是国家推行重商政策的结果B.手工业逐步成为主导产业
C.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改变D.促进了农村新生产关系的出现
2016-11-27更新 | 4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 (0.94)
名校
【推荐2】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A.男女平等的社会状况B.资本主义萌芽
C.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D.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
2016-07-06更新 | 5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 (0.94)
名校
【推荐3】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的时间是( )
A.夏商时期B.宋元时期C.明朝中后期D.清朝
2016-12-13更新 | 9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