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4 引用次数:110 题号:425835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其(君主)未得之(天下》 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
材料二 从18世纪后期起,伏尔泰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孔于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孔子画像,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作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伏尔泰是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
(1)概括材料一中所表达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产生这种思想的经济根源、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伏尔泰对中国儒家思想的态度并予以评析。(要求: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达准确)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胡适在《中国的文艺复兴》中,把中国古代思想史大致分为三个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原生时期”思想特征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相关史实,说明胡适把宋代到明清称为“再生时期”的理由。
2020-10-27更新 | 5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荀子也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论断。        

   ——摘编自《历史必修③》

材料二   在如何维护大一统政权的稳固这一点上,秦皇汉武之间有着共同的认识,即不能容忍多元化的指导思想的存在,认识到必须有一种主导性的价值观念来维护一种稳定的社会秩序。儒家认识到仅仅依靠武力和严酷的法律无法长久地保持统治的合法性,关键是要使价值系统制度化,从而为现存的秩序提供支持。     

——干春松《儒家制度化的形成和基本结构》

材料三   朱熹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并非上述深奥的哲理,而是通俗的儒学教化。他把《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加以具体化、通俗化,上自国家的皇帝下至各个家庭的百姓,构建一套周密的社会秩序。他关注社会基层民众的日常言行、所作所为,希望从基层着手,改变家族与村落,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

——樊树志《朱熹新儒学:从“伪学”到官学》

材料四 后世君主“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孟子和荀子的主要思想?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为建立“主导性的价值观”所采取的对策?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理学对后世的积极影响?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概况黄宗羲的政治主张及其时代背景?
2020-05-26更新 | 3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性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较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朝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幼弱。”


请回答:
(1)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的表现,并分析这一时期“私学文化”得以产生发展的根源。
(2)指出导致清朝中叶以前“市民文化”在整个中国社会中相当幼弱的主要原因。
2021-07-27更新 | 20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