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 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 万隆会议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5 题号:443014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受过、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1955年)
材料二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76票(其中非洲国家26票,占1/3)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出的“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问题”的提案。毛泽东主席在接见参加第26届联大中国代表团的领导层时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非洲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我们再不去就脱离群众了!”
材料三     ……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第一次阐述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思想,指出:“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邓小平在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上庄严宣告:“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属于第三世界。”
(1)材料一中的“求同而存异”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结合所学知识,与会各国的“异”“同”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得以恢复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外交取得了辉熄的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5年4月,万隆会议召开.中国政府派出以周恩来为团长的代表团出席会议.会议期间,美国企图操纵会议.与会国之间也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产生了矛盾和分歧,对中国抱有敌意……周恩来表现出了杰出的外交智慧,他呼吁亚非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合作.会议取得了圆満成功.

材料二   《中美建交联合公报》的主要内容包括:(一)重申了《上海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再次强调,中美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二)“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材转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活动及成就。

(一)中国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二)倡导召开了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的历史性首次会议(三)积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各项活动(四)倡导和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1)材料一中,针对与会国之间社会制皮度而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和分歧,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美建交的前提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活动的特点。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2019-09-01更新 | 6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50年代,独立的亚非国家已有30多个。这些国家都面临着巩固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重任,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国际合作,营造和平的国际环境。19544月,印尼总理首先倡议召开亚非会议。19554月,亚非会议在印尼万隆举行,有29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万隆会议被认为既标志着亚非国家作为战后世界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国际舞台,又标志着中国打开了与亚非国家广泛交往的大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会议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的宣言》,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进一步引申和发展为各国和平共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会议体现出的求同存异、平等协商、和平共处、谋求合作的万隆精神",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

——据武寅《简明世界历史读本》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亚非万隆会议得以成功召开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关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的宣言》通过的意义。
2021-07-09更新 | 8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和而不同·美美与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古代先哲们的和合文化精神和博大的包容精神,并将其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机结合,具体运用于中国统一战线的伟大实践,确立了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求同存异。

早在1942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党的文艺工作者首先应该在抗日这一点上和党外的一切文学家、艺术家(从党的同情分子、小资产阶级的文艺家到一切赞成抗日的资产阶级、地主阶级的文艺家)团结起来。”真正使求同存异原则名扬天下的,是周恩来19554月在万隆会议上的即席发言。周恩来在发言中开宗明义地郑重申明,“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邓小平运用求同存异原则提出“一国两制”,和平解决祖国统一问题。

——摘编自孙信、李健《求同存异原则测源)

材料二   我们应该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共同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该平等相待,既把自己发展好,也帮助其他国家发展好。大家都好,世界才能更美好。

——习近平《共同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伙伴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共“求同存异“思想的理论来源?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万隆会议“以及“一国两制“中“求同存异”原则下的“同”与“异”。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求同存异”思想的当代价值?
2021-02-01更新 | 9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