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两次工业革命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93 题号:454903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议会颁布的圈地法令与日俱增。……1679年颁布的《人身保护法》,使公民的人身自由得到保障。……1660年,一些学者已创立了皇家学会,……伦敦成了欧洲的科技活动中心和近代实验科学的发源地。丹尼斯?帕平……的实验对蒸汽机的发明起了重大作用。……1750年后,英国人口急剧增长。……而这期间的农业人口,却由工业革命前占总人口的75%,下降到1801年的35%。

—史仲文《世界近代中期经济史》

材料二

通过机器进行的资本自行增殖,同生存条件被机器破坏的工人人数成正比。……在这些织布工人中,许多人饿死了,许多人长期地每天2又1/2便士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与此相反,英国棉纺织机在东印度的影响却是急性的。1834至1835年东印度总督确认:“这样的灾难在商业史上几乎是绝无仅有的。织布工人的尸骨把印度平原漂白了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

材料三

英国是蒸汽机的故乡,……可是煤烟带给英国的灾难是将房屋……树木、雕塑、桥梁一切都熏成黑色,就连泰晤士河也不例外。……伦敦的烟雾中毒事件也是开世界纪录之先……

——徐刚《世纪末的忧思》

材料四

苏联工业化道路是用忽视农业、压缩轻工业的办法,片面发展重工业,这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的严重失调和经济结构的严重畸型。……在经济增长方式上表现为走了一条粗放发展的道路。……苏联生产每单位国民收入用钢量比美国多90%,耗电量多20%,耗油量多100%,水泥用量多80%,投资多50%

——刘靖北《关于苏共败亡的思考》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二、三中有关英国工业革命的论点。

(2)根据材料四与相关知识,指出苏联与英国工业化的异同。

(3)借鉴英国、苏联的经验教训,谈谈我国应该怎样实现工业化?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0~1914年世界科技和经济的发展通常称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多个工业国家的崛起打破了英国独霸世界的局面,市场竞争空前激烈,世界市场走向成熟。

——摘自王加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材料二 二战后,全球化进程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一方面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经济力量对世界市场整合的推动,另一方面体现在运输、通讯技术的革新,使物质与信息的流动可以跨越空间的障碍。

——摘编自林苏等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述评》

材料三 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一方面,发展中国家有机会吸收更多的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经济调整与改革,从而提高制造业和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压力和经济风险。

——摘编自李景治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世界市场走向成熟的动力。
(2)根据材料二,归纳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
(3)根据材料三,概括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为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了哪一国际组织?

2019-05-18更新 | 14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2】英国的新面貌

为了考查一位或许过分敏感的德国人所说的“每年都有几近荒诞不经的新颖事物出现”的这个“卓越不凡的国家”,而来访问乔治四世(1820年即位)治下的英国的外国人,发现自1821年第一艘轮船在多佛尔和加来之间开始航行以来,行旅往来已经舒适得多了。“即令遇到逆风,”只要风力不太强的话,渡海现在只需要三、四小时。……从伦敦驶往荷兰的轮船,甚至驶往汉堡和哥德堡的轮船,在1828年以来就已经把大部分邮件和客运吸取去了

——《现代英国经济史》


问题
(1)列举“荒诞不经的新颖事物”3例。
(2)概括“外国人”所发现的英国的主要变化。(不得照抄材料)
(3)在“德国人”眼里,当时的英国是个“卓越不凡的国家”,请对上述现象出现的历史原因作出解释。
2020-03-13更新 | 42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9283日,哥伦布率领三艘帆船,从西班牙启航,以大无畏的精神横渡大西洋。向西半球的航行开启了著名的“哥伦布交流”,建立了东、西半球之间的联系,发现了新的植物、新的动物、新的人们和新的社会,也为后来欧洲人在美洲的征服、定居以及开发铺平了道路。

——摘编自本特利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二   1780年,英国的铁产量还比不上法国,1848年却已超过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总和。

它的煤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3,棉布产量占1/2以上。英国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工业国家,它一个国家的工业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得多。它庞大的远洋船队把数不尽的工业品运往世界各地,再把原料运回国,加工成工业品,然后再运出去。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1)指出材料一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事件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19世纪40年代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富有工业国家的原因。
2021-09-06更新 | 1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