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 两极格局的形成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 题号:4922099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冷战后关于国际局势的发展有许多不同的看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96年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认为,冷战后,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将是“文明的冲突”。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同西方的基督教文明有很大的差异性,而未来世界的冲突将是由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间的冲突以及伊斯兰文明与西方文明间冲突引起的。

材料二美国《外交》杂志的编辑认为,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是继1947年乔治•凯南提出“遏制”思想之后最富有争议的国际关系理论。(二战后初期,作为美国外交官的乔治•凯南撰文指出,美国对苏联必须有“一种长期的”,“灵活而警惕地运用对抗力量加以遏制”的政策。)

材料三国际上也有一些知名的学者和政治家对亨廷顿的理论提出了质疑和批评。如福勒认为:“因权力、财富、影响分配不公以及大国不尊重小国引起的世界性冲突大大超过基督教、儒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文明冲突。文化是表达冲突的载体,而非原因。”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分析指出,材料中两种国际关系理论的相同之处。结合所学,列举美国实施乔治•凯南“遏制”政策的表现。

(2)依据材料归纳福勒关于世界冲突的观点并简要评价。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雅尔塔会议关于安理会表决程序问题的协议,即“雅尔塔公式”,为联合国的诞生扫除了障碍。194535日,美国代表中美英苏4个发起国(法国拒绝作为发起国),邀请有关国家出席于425日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联合国家会议,制订联合国宪章,这份宪章应以敦巴顿橡树园会议建议案为基础,并以“雅尔塔公式”为补充。

材料二   雅尔塔会议后美苏关系急剧恶化。35日,美国拒绝邀请波兰参加旧金山会议,理由是波兰政府未按《雅尔塔协议》进行改组。苏联于329日宣布莫洛托夫不出席旧金山会议,直至罗斯福逝世后,斯大林为了表明他希望继续维持同美国的“合作基础”,决定派莫洛托夫赴旧金山与会。

——摘编自颜声毅李幼芬俞正梁朱明权编著《现代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叙述雅尔塔会议对联合国成立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苏关系变化的深刻原因及其影响。
2022-05-01更新 | 11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年9月9日)

(1)根据材料一,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

材料二

德意志民族的战后45年

下面三幅漫画用夸张的手法反映了德国历史和国际关系的演变。

                      图1 1945年

             图2 1965年                       图3 1989年

(2)请你为三幅图配上解说词。

2018-02-22更新 | 2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表2第二次柏林危机的若干重大史事

1958年3月联邦德国议会通过用核武界装备军队的决议。
1958年11月苏联要求美英法在六个月内撤走西拍林的驻军,并扬言必要时将动用核武器保卫民主德国。西方国家也以强硬姿态表示决不离开西柏林,甚至不惜为此一战。第二次柏林危机由此爆发。
1959年5月美英法苏四国外长会议召开,未解决实质性问题。
1959年7月美国正式邀请赫鲁晓夫访美。
1959年9月赫鲁晓夫访美。
美苏举行战后第一次首脑会谈,赫鲁晓夫同意收回关于柏林问题的声明,美国则同意按苏联的建议举行四大国首脑会汉进行具体谈判。
美苏发表联合公报。

——王斯德主编《大学世界史》

(l)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柏林危机发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美苏妥善处理这一危机的方法,并分析其影响。

2017-05-05更新 | 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