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 开辟新航路 >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题型:论述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4 题号:494313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说地理大发现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运动,主要是就其发展趋势或结果而言的。我们还应该说,它是一场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联合扩张,或双重扩张。关于荣誉的追求是否属于地理大发现的三大追求(上帝、荣誉和黄金)之一的问题,需要谨慎对待。当我们讨论荣誉之类的问题时,千万不能忘记:主观的追求不是地理大发现的根本原因,那背后的客观条件或客观可能性才是根本性的。

——摘编自王加丰《关于地理大发现的动因问题》

从材料中提取一条有关“地理大发现”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历史”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核心范畴,由于出发点及时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理解不同,观点也不同。中国学术界关于“世界历史”的理解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世界历史是相对于民族历史而言的,但不是民族历史的简单总和,而是资本主义大工业基础上民族历史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整体。一种观点认为世界历史不是指史学意义的整个人类历史,而是特指建立在一定生产力水平基础上,各民族普遍交往、相互依存形成的有机整体历史。历史学上的世界历史包含了有人类以来的全球范围的历史。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特指16世纪以来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所形成的历史。

——摘编自赵士发《世界历史理论:唯物史晚研究的焦点》

选取材料中的一个观点,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运用唯物主义史观加以解读。(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17-05-19更新 | 165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500—1800年,海洋的开通和欧亚大陆频繁的陆路交通,将中国纳入世界经济秩序之内。贸易上的顺差,使中国经济持续成长三百年之久,并使中国在近代以前跃升为世界最繁荣的地区。外来的刺激,也促使中国的知识界尝试重新思考中国文化的本质——这是历史上相当于欧洲启蒙时代的努力。可惜,这一努力竟中途夭折了。相对于快速发展的西方,进入世界体系后的中国,发展过于缓慢。曾经出现知识界对中国文明的重新思考,竟也不能在此时延续下去。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政治制度,还能运作的最后一段岁月。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1500—1800年的中国与西方”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中西对比,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2019-11-18更新 | 276次组卷
论述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人类历史经历了一个从分散的、局部的向整体的、全球化发展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写篇关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的历史短文。
写作要求:
(1)以文章形式呈现,逻辑严谨,过渡自然。
(2)内容全面,表达准确,语句通顺。
内容要求:
(1)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历程。
(2)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加强的原因。
(3)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4)以中国为例谈谈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
2021-03-24更新 | 5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