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 义和团运动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8 题号:4972769

近百年中国历史既是一部中华民族的血泪屈辱史,也是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反抗史、探索史。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请根据所学知识,为材料中历次侵华战争的影响及各阶层反抗的口号找到正确的选项(请在答题纸上数字序号后面填写正确的字母代号)。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义和团运动是顽强而英勇的反帝国主义的斗争……是一次自发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摘编自翦伯赞《义和团》

材料二   义和团无疑比洋务派、改良派表现出更多的反侵略勇气。其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植根于自然经济的保守意识连在一起。这种矛盾显示了一场正义的反帝群众运动中落后的封建主义内容。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义和团运动所体现的精神。
(2)材料一、二中两位史学家在评价义和团的态度上有何不同?
2019-11-11更新 | 6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62510日,英法军队以军舰大炮打败太平军,占领了宁波港。516日,夏福礼给普鲁斯的报告说:“……结果打败了太平军,并把他们赶出城。就在太平军撤离宁波的那天晚上,我们立刻把满清官员送去衙门复职,并把宁波正式移交给他们。”

材料二 下图是19世纪末一位爱国志士绘制的《时局全图》。


材料三 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社会面临怎样的现状?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瓦德西为什么说“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列强又采取了什么方式侵略中国?结果怎样?
(4)结合上述材料,指出清政府与列强关系的变化并谈谈你的认识。
2022-02-12更新 | 5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兵法易,助学拳,更摈鬼子不费难,扶清灭洋伸正义。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

材料二   “此次义和团民之起,数日之间,京城蔓延已遍,其众不下十数万,自兵民以至王公府第,处处皆是,同声以洋教为仇,势不两立,剿之,则即刻祸起肘腑……只可因而用之,徐图挽救。”

——清政府致各省督抚电文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义和团的运动旗帜是什么?如何评价“扶清灭洋”?
(2)材料二中“因而用之”和“徐图挽救”的意思是什么?你对清政府招抚义和团怎样理解?
(3)谈谈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
2019-09-04更新 | 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