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其他人物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6 题号:4978770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贝多芬(1770-1827年)是世界音乐史上伟大的音乐家和作曲家。他的创作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贝多芬出生在德国莱茵河畔的波恩。祖父是宫廷乐队长,父亲是宫廷歌手,11岁时开始跟随当地一个剧团的乐长奈费学习音乐创作,作为启蒙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奈费蔑视权贵,向往平等自由的思想对贝多芬人生观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后来贝多芬来到维也纳,师从海顿、阿布莱兹贝格等人,以他精湛的钢琴技艺和杰出的创作才能逐渐受到上流社会的承认和青睐,1803-1816年,贝多芬为法国人民推翻封建专制主义的伟大气魄和革命精神所鼓舞,创作了《第三交响曲》,以表现他对革命的向往。晚年的贝多芬虽然深受耳聋所带来的痛苦折磨,但仍然以饱满的激情继续抒发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创作了许多不朽的作品。

——摘编自《从文化背景看贝多芬的音乐与人生》

(1)根据材料,概括贝多芬成为一代名家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贝多芬的历史影响。

【知识点】 其他人物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陈鹤琴,浙江上虞人。民国时期著名的儿童教育家,与陶行知、晏阳初、黄炎培并称为中国教育界的四位圣人,被誉为“中国幼教之父”。1914年考取公费留学美国,原本打算学医的他认为要挽救病弱的中国,必须从教育人做起,而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儿童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留美期间,他主攻教育学与心理学,尤为关注西方的幼儿教育。1919年,学成回国后发现当时的南京基本上是完全西化的教会幼儿园,没有中国特色的幼儿园。经他不断呼吁和努力,在南京连续创办了5所实验学校和幼稚园。1927年2月,与陶行知、张宗麟一同发起中国最早的儿童教育团体——幼稚教育研究会,创办《幼稚教育》并任主编。后又创办中国最早的乡村幼稚园——燕子矶幼稚园。1938年初,开展难民教育,开办难民、难童学校。在此期间,针对当时中国死板的、脱离实践的学前教育现状,他提出了以活泼的、有生气的、注重科学实践为核心的“活教育”理论。

——摘编自《陈鹤琴全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陈鹤琴幼教思想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陈鹤琴在幼教领域的贡献。
2018-12-05更新 | 5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材料三   娘子。明代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之妻,深受俺答汗器重,“事无巨细,咸听取哉”。三娘子生活的时代,明朝与蒙古部落势力沿长城相持已近200年。1570年,俺答汗之孙授附明朝,双方关系顿时紧张,在三娘子的劝说下,俺答汗问意与明朝和谈。明朝送还俺答汗之孙,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并开放十余处市场供蒙汉人民自由贸易。每当开市时,蒙汉人民“醉饱讴歌,婆娑忘返”。三娘子本人也“勤精骑,拥胡姬,貂帽锦裘,翱翔塞下”。在三娘子的辅佐下,俺答汗在今呼和浩特地区建城,后明朝赐名为“归化”。1581年,俺答汗去世后,三娘子辅佐继任的顺义王,继续与明朝通好。明、蒙“四十余年无用兵之患,沿边矿土皆得耕牧”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三娘子的历史功绩。
2020-04-25更新 | 12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蔡元培先生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1912年,德国留学数年的蔡元培担任首任教育总长,他特别强调:普通教育,务顺应时势,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专门教育,务养成学问神圣之风习。同时,他深感国人年长而失学者为之众,欲求教育普及,特设立社会教育司,与普通、专门两教育司鼎足而三。2月,针对清朝学部,1906年规定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五项宗旨大加修订,提出新的教育方针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前两者旨在强兵富国,后三者均以培养共和公民的“完美人格”为目的,并用以节制前两者的副作用。……为什么在“教育救国”这条路上能够“不忘初心”?在德国莱比锡待了4年,在柏林待了l年,这些经历让蔡元培十分清楚大学在德国崛起中的作用,借用他在1919年写下的《告北大学生暨全国学生书》可以知道他的初衷:“我国输入欧化六十年矣。始而造兵,继而练军,继而变法,最后乃始知教育之必要。”

——摘编自张晓唯《蔡元培评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蔡元培教育改革的背景及其对教育的新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
2021-01-28更新 | 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