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 开创外交新局面 >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 > 中美关系正常化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9 题号:5109156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69年1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年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摘编自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跨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第一步。2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不断进行接触。

——摘编自谢益显《中国外交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怎样理解《联合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善意,一方面是美国为首的反动势力的敌视和侵略,……新中国……作为一个新型的国家,要为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建立新中国独立、自主、平等的对外关系而努力。

——王绍坊《中国外交史》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

材料三:在尼克松回忆录中,尼克松回顾道:我知道,1954年日内瓦会议时,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在建国初期面临的国际环境。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声音”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表现。
(3)材料三反映出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化的原因。
2019-11-27更新 | 6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关系的发展对世界局势有着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共产党之占领台湾,势将直接威胁太平洋之安全,并威胁在该区域履行合法而必要之活动的美国部队。因此,本人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防止对台湾之任何进攻。

——摘编自美国总统杜门的声明(1950年6月)

材料二:1969年,尼克松当选为美国总统,美国改变对华政策的时机似乎逐步成熟。国际上中国的核国家地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承认,日本崛起成为英国经济上的竞争者,而中苏的分裂加剧则提供了利用此情况来加强美国优势的机会。在国内,反越战运动如火如荼,自由政治家和学者普遍呼吁重新评估对华政策,商界人士强烈渴望开展对华贸易,1972年2月21日,是克松总统访华,2月28日,中美联合发表《上海公报》。中美和解削弱了苏联的国际地位,使苏急于在一些正在谈判中的问题上与美国达成协议,中苏边境拖住了苏联的一百万军队,减轻了苏联在世界其他地方的军事压力。这样,在新的三角关系中,美国明显保持了平衡。

——摘编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美关系呈现出怎样的基本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尼克松政府调整对华政策的原因及中美关系和解对中国的影响。
(3)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请你展望21世纪的中美关系。
2022-02-27更新 | 7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援助欧洲的物资

材料二   西欧与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友,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想到的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

材料三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表示:“美国的政策目标从长期来看,必须是结束中国大陆与世界社会隔绝的状态和使我们同中国大陆的关系正常化。”

材料四   在决定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的时候,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国际环境,尤其是欧洲发生的变化,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新的机会”“美国同新欧洲的关系非改善不可”“要建立一个比较完善、可维持的伙伴关系,从而共同合作”。


请完成:
(1)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欧洲实施了什么计划?其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一中美国的目的能否实现?根据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3)20世纪70年代初期尼克松在任期间,美国在调整与中国关系上进行了哪些活动?有何历史意义?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美国调整对外政策的原因。
2019-08-21更新 | 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