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
题型:论述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71 题号:512193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历史是条长江大河,永远向前流动。在历史潮流里,转型期是个瓶颈,是个三峡。先秦以来的中国政治社会制度变迁经历两次大转型,从封建转变到帝制,从帝制转变到民治。“第一次大转型”自公元前4世纪中叶开始,前后"转"了二三百年之久才安定下来!政治社会的转型是一转百转的。自此这一模式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一成不变的延续了两千多年。到鸦片战争期间这一模式逐渐维持不下去了在西方文明的挑战下,我们传统制度被迫作有史以来“第二次政治社会制度的大转型”。

——摘编自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解读材料,选择其中一个转型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围绕观点,史论结合。)

相似题推荐

论述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举世闻名的"百家争鸣"的文化局面,这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辉煌的一页。《辞海》对"百家争鸣"的解释是春秋战国时期学术界互相辩争的风气,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对当时文化学术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摘编自薛国中《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条件》


从材料中提取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1-01-28更新 | 229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思想文化空前繁荣时期,因为奴隶社会的没落,社会结构上发生很大的变化,体现为教育由原来的奴隶主贵族专门享有变为平民大众都可以参与,这种变化促进了文化发展空前灿烂,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文化繁荣景象为百家争鸣。百家争鸣为中华文明打下了最为丰富和影响最大的思想基础,影响着后世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甚至可以说成就了整个中华文明的骨架,因此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摘编自谭苏《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请你对以上材料任一观点进行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论述清晰。)
2022-06-27更新 | 601次组卷
论述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学者认为,人类文明是按下列顺序,依次运行的:

(1)平静和满足:人们放松对非物质价值观的坚守,变得越来越满脑子都是物质享受。

(2)幻灭和痛苦:当物质主义不能满足人性需求时,生命已经变得毫无意义;旧的精神权威被证明是假的。

(3)挽救价值观:他们的注意力被重新引导到人类生活的性质和价值这一根本问题上,他们再次找到它。

(4)创造力时期:他们找到问题的答案;生活有了新的含义,幻灭消失;生活再次变得可以忍受/宜人。他们是幸福的。

(5)平静和满足的状态:这一循环周而复始。

—整理自詹姆斯·克里斯蒂安《像哲学家一样思考》

请结合所学知识对该观点加以论证。(要求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严密。)

2019-11-21更新 | 14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