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二战的进程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6 题号:516365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凡尔登战役,是法国人在一战中最大的骄傲。从这场战役中得来的“炽盛火力结合坚强防御”的经验在日后的战斗中被屡屡实践。“野战炮兵掩护下的经过要塞加强的不间断线性防御”成为法军最新军事思想和行为准则,所有的一切皆围绕其展开作业。野战条件下的部队机动被严重忽视。马奇诺防线便是这种军事思想的最佳实践。利用现代技术将其发扬光大,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它的存在是德国决定通过比利时和荷兰进攻的重要原因。

——魏西京《“马奇诺防线”的背后》

材料二戈林和空军司令部一次又一次地改变攻击目标,没有对重点目标实施连续不断的攻击。空袭,特别是夜间空袭的效果被大大夸张了,使决策者不能正确判断敌人的真正实力,一再低估了皇家空军的力量,多次做出错误的决策。英国雷达网遍布各地,可以事先知道德方的一切攻击活动,使德军的偷袭几乎无法成功。英国研制出了一系列“梅康”电台,用于截获德军电台发出的信号,然后加以放大再发射出去,这是最原始的电子战,用以把德国飞机引入歧途。英国战斗机的损失率尽管较高,但由于大大加快了战斗机的生产(生产速度是德国的两倍以上),始终保持了较多的数量。同属英联邦的新西兰、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等国的空勤人员投入英军,许多被纳粹德国占领的欧洲国家撤至英国的空军,也加入了保卫英国的行列;还在中立的美国,也有志愿者组成了“飞鹰中队”与英国并肩作战。

——摘编自《二战中的决定性战役》等

(1)“马奇诺防线”后来成为表面坚固,实际毫无价值的代名词。结合材料及所学,分析马奇诺防线为何无法发挥制胜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不列颠之战的基本经验。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美、英、中三国首脑会议在埃及开罗近郊召开。史称“开罗会议”。 会议主要讨论了反攻缅甸问题、中国问题、战后处置日本问题和亚洲各被压迫民族问题。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在重庆、华盛顿、伦敦三地同时发表《开罗宣言》。
《开罗宣言》庄严宣告。“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在中国所窃取之领土,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列岛(含钓鱼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
……1945年7月26日,盟国将《开罗宣言》的条款加入了当日发表的《波茨坦公告》中,成为盟国对日无条件投降所提出的条件。《波茨坦公告》第8条还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这一规定,补充了《开罗宣言》的内容,明确了日本的主权范围。日本在9月2日的投降书中接受了《波茨坦公告》。
《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以大国首脑会谈精神为基础,以国际协定的形式公布于世。这两个国际法律文件,构成日本必须归还中国领土的国际法基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罗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个国际法律文件公布的历史意义。
2016-11-27更新 | 14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材料   希特勒曾公开说瑞士的存在是一个时代的错误,瑞士在建立联邦前曾经是德国的一部分。对此,瑞士人深知自保的根本只能是加强国防,让侵略者畏惧于高昂的入侵成本。瑞士人利用国家高山密布、地势险要的特点,在交通要道建了几千座装有大炮和机枪的碉堡。与此同时,瑞士在二战前就拥有了一支以小国标准来看很不错的空军。瑞士实行全民皆兵,法律规定所有男孩子小学期间必须学会使用步枪,军训贯穿男孩整个学业。年满20岁后,所有青年都要在军队接受三个月的基本训练。1939年英法对德宣战时,420万瑞士人全民动员。面对如刺猬一样做好准备的瑞士,德国放弃了入侵企图。瑞士也尽量不刺激德国,甚至与德国保持密切的经贸关系,向德国出口了大量精密机械,并提供了难以估计价值的金融服务。

——摘编自阎滨《夹缝求生——二战中的中立国》


(1)根据材料,概括瑞士免遭德国入侵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中瑞士中立自保政策的影响。
2020-08-15更新 | 2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材料   全面抗战爆发后,在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推动下,中国政府正式确立了联络盟国、结盟抗日的外交方针。继续争取国际联盟和九国公约组织的支持,争取英、美两国援华制日,争取苏联物资援助和敦促苏联对日作战。日本占领海南岛后,中国政府先后向英、美、法和苏联提出了合作方案。中国外交部还训令驻英、法、美等国大使积极推动各驻在国赞成该合作方案。1940年9月,三国同盟订立后,蒋介石分别亲自接见了英国大使和美国大使,面交中、英、美三国进行经济、军事合作的方案。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当天上午,蒋介石决定对日正式宣战。宣战以前,将中国对于此次战争所采取的政策事先通告美、英、苏各友邦,并征询其态度与主张。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与其他国家密切联系和协商,加快了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为首的反法西斯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摘自胡德坤、关培凤《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中的地位和作用》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中国为结盟反法西斯进行的主要活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过程中能够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
2020-05-10更新 | 4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