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 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 > 布雷顿森林会议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9 题号:520561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展开了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地争夺,攫取了大量财富,推动了西欧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而后在欧美各国出现。凭借工业革命产生的巨大生产力,资产阶级建立了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材料二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美国、英国、法国、苏联、中国等44个国家的代表举行了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材料三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两周年之际,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素帕猜接受采访时曾说:“回顾中国经济这两年的表现,我想它超出了我以前最乐观的估计。中国正从世界第五大贸易国转变为第四位,很可能会上升到第三位。我刚刚得知中国进口额已居世界第三位,仅在美国、德国之后。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建立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和历史意义。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真题 名校
【推荐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就积极谋求世界经济霸权。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则是其具体表现之一。该体系虽然于上世纪70年代初崩溃,但美国凭借其实力在国际货币格局中仍占主导地位。
请回答:
(1)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是什么?该体系是如何设定汇率机制的?这一机制对美国有何特殊意义?
(2)欧洲经济一体化将对世界货币格局产生什么影响?
2016-11-18更新 | 25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进入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可以进行自身调节,他们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鼓吹自由放任和自由竞争。但是,市场经济有着依靠自身调节所无法解决的矛盾,而这些矛盾逐渐积累,最终酿成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遭到破坏,社会矛盾也更加激化,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并逐渐走向国际联合。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初,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促使人们进行反思。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当商品供应大于需求时,政府就应当通过举办公共工程等办法扩大政府支出,增发纸币,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在社会政策方面,政府应当建立社会福利制度,向富人多征税,然后用于救济穷人,使之用于消费,从而扩大购买力,刺激生产和投资,增加就业。凯恩斯的理论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经济的观念,富兰克林·罗斯福认真研究了凯恩斯的理论,他的新政措施与凯恩斯的主张也基本一致。

材料三: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中,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动荡不定,呈现出一种无政府状态。经历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的经济政治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巨大实力而空前稳固。这就使建立一个以美元为支柱的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展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可能。


请回答:
(1)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思想?代表人物是谁?材料一是怎样认为在19世纪50年代这一思想受到了冲击?
(2)结合材料一、二概括凯恩斯如何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对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什么影响?
(3)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是怎样登上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的?维持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机构是什么?它的成立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什么趋势?
2021-08-29更新 | 5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后半期,为重建金本位,法国将英镑和美元兑成黄金并封存,美国采取紧缩政策,资本输出减少,使国际经济面临紧缩压力。由于20世纪20年代的金汇兑本位是在国内立法基础上自发形成的,缺乏国际条约的约束和协调机制,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关系比较脆弱。经济危机爆发后,面对国际收支困难和国外挤兑压力,德国和英国先后放弃金本位。两国货币的贬值立即引起了连锁反应。英联邦等与之联系密切的国家多效仿英国。法国、意大利以及低地国家则以高关税和进口限额予以对抗。金融势力最为雄厚的美国先是实行高关税,后来也放弃金本位,与英国展开贬值竞争。一时间,货币战、贸易战交互影响,困扰着世界经济。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展开,推动反法西斯国家在货币领域向制度化合作阶段迈进,最终于19447月签署了布雷顿森林协定。由44个国家签署的布雷顿森林协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标志着国际货币关系告别各自为政与自由放任的混乱局面,开始步入有规则竞争和制度化合作的新阶段。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认为,它“向世界表明,44国能够相聚一堂,消除分歧,并决定它们将如何在战后货币事务方面实行合作”。

——材料一、二均摘编自王在帮《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影响。
2023-01-10更新 | 10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