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 1929-1933年经济危机 > 经济危机的影响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0 题号:5282558

关税与贸易政策是影响国际贸易和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一霍利法案》,对进口商品提出高得异乎寻常的税率。此后,英国在1932年通过了《进口税法》,各国掀起了一场关税战和贸易战。两年内,全球贸易量萎缩了2/3

——摘自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1950—1973年的24年间,国际贸易额从607亿美元增至5740亿美元,增长了8.5倍,年均增长10.3%

——镝自池元吉《世界经济概论》

材料三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应对。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购买美国货”(buy American:限制其他国家货物进口)计划。这一计划的提出引起了国际社会广泛争议,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则指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据新华网、东方财富网整理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英美两国采取的措施主要与哪一历史事件密切相关?两国的举措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当时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中美两国应对危机的措施有何实质性不同?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黑色星期四”的华尔街

美国人领取救济

材料二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资本主义国家各自寻求解困之道。其中,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调整了19世纪以来的自由主义经济政治,尝试发挥国家在经济与社会中的调整作用。”与此同时,意、日、德、三国先后建立了法西斯体制,走上了对内独裁与对外扩张之路。人类社会面临战争威胁。

——高中历史上海版教材

材料三2008年9月14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格林斯潘说,美国正陷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之中。这场危机引发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正在增大。……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在过去连续5年两位数的增长之后,正以高于预期的速度降温。……银行倒闭、股市暴政、油价跳水、流动性短缺……金融危机下各自“噩耗”纷至沓来,让人们感到有些措手不及。在危机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各国开始认识到,各国应当寻求更为有效的全球策略来应对这场金融危机,通过各种平台,加强磋商与沟通。

——据人民网相关信息整理

请回答:

(1)图片表明美国出现了什么情况?其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一、三,两次危机都具有较大的破坏力,此外,它们还有什么相同特征?这种特征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二、三,面对两次经济危机,世界各国应对的措施有何明显的不同?试分析当前世界各国应对措施产生的社会根源。

(4)请结合对材料二的理解和对当前经济危机的认识,你认为我国政府在“寻求更为有效的全球策略”的基础上,对内还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轻危机的危害?

2018-03-20更新 | 77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题后问题:

材料一   美国新当选的第一位非洲裔总统奥巴马及其竞选口号:“我们需要的变革”(Change   We Need)。下面是奥巴马的当选总统的演讲文摘:

“美国真正的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

“今晚在我脑海中一直浮现的,是亚特兰大一位女性选民——安•尼克松•库伯,她已经106岁了。我思考着她所经历的这一个世纪的美国······”;“她出生的时候正是奴隶制度解除之后······像她一样的人那个时候是没有选举权的,因为她是女人,还因为她皮肤的颜色”“当绝望和大萧条袭来的时候,她看到了一个民族通过新的政策、新的工作和新的共同目标战胜了恐惧。是的,我们可以!”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带来巨大灾难,但是,它却给苏联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131932年上升到50%左右。同年,苏联向美国购买的机器设备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占英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90%。1936年苏联的一个文件报导,1932年在重工业部门工作的各种外国专家约有6800人。……19291932 年间,美国出现了大的不景气,工程师们去苏联是由于他们在美国找不到工作。^在1926年以前,苏联只从西方得到数量不大的短期公司贷款,而且利率高达15%——20%。……1935年,苏联从德国获得它历史上得到的第一笔财政贷款,期限5年,利率仅6%。1936年英国给予苏联的一笔贷款利率又下调为55%。               

——萨顿《西方技术与苏联经济的发展(1930-1945)》

材料三   1933年8月14日,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上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


(1)根据材料一,简要指出美国政治文明演进的轨迹。眼下不少人把奥巴马和美国历史上的罗斯福总统相提并论,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相提并论的理由何在?
(2)根据材料二,指出30年代的大危机为苏联工业化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苏联工业化的主要成就,并分析其影响。
2021-05-13更新 | 5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9世纪初开始,在工业革命中迅速成长起来的工业资产阶级,从自己的切身利益出发,同土地贵族、金融贵族和大垄断商人进行了近半个世纪的斗争,最终废除了贸易保护主义政策……1813年和1833年,英国废除了东印度公司对印度和中国的贸易垄断权。19世纪20年代,英国与各主要国家订立了互惠关税协定,把工业品的进口税率降低到平均30的水平。1841—1846年,又取消了605种商品的进口税,降低了1035种商品的进口税。1846年废除了损害工厂主直接利益的谷物条例。1849年终止了从17世纪60年代保留下来的航海条例。到1853—1860年间,英国消除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后残余,这使英国成为实行自由贸易的国家。1860年,英、法签订条约规定两国互享最惠国待遇,减免双方重要商品的关税。以后,英国又与许多国家订立了带有自由贸易性质的通商条约。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编著《世界经济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废除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原因,并分析所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1929年美国产能已经严重过剩,同年夏季开始出现经济萧条。为了解决产能过剩问题,采取了针对贸易伙伴国的限制进口。1930年,美国总统胡佛签署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向进口的工业产品征收最高400%的关税。但是结果事与愿违,美国宣布提高关税之后,贸易伙伴们也不甘示弱毫不犹豫地采取了报复性关税措施。从1929年到1933年,仅4年间由于各国纷纷提高关税,美国进口降低66%的同时,出口也降低了61%。全球贸易规模萎缩了大约66%。美国本身也遭遇重创,GDP跌幅一度达30%,失业率达到20%以上。

——摘编自张建华《世界现代史》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穆特·霍利关税法》颁布的原因,并分析其造成的后果。
2020-07-13更新 | 10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