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政治史(旧) >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共产党宣言》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9 题号:5370853

【加试题】马克思被誉为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克思定居伦敦后,在大英博物馆的阅览室里阅读了大量著作、杂志、档案,终于写成了这部被誉为社会科学界“进化论”的著作。1873年,在第二版发行时,马克思曾送了一本给达尔文,达尔文在答谢信中写道:“我诚挚的希望,我能更透彻的了解政治经济学的深湛而重要的一些问题,使我更为值得接受这本书。虽然我们的研究是十分不同的,但是我相信,我们双方都在热切的企求知识的扩展;而这个终究,必定可以增加人类的幸福。”正如达尔文所说,两人的研究领域虽然是如此不同,但是他们两人在研究方法上又有着很大的相同之处。这正是他们两人能够建立友谊的基础。

——整理自章铮《马克思传》等

材料二马克思指出:“在18世纪臻于完善的牛顿力学是‘大工业的真正科学的基础’”,牛顿在数学上创建了微积分与微分方程,为后来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最为必要的思想工具和数学手段。……万有引力定律推翻了古人类认为的神之引力,在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

——戴今祖《<原理>:时代的巨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这部著作”的名称,分析该著作被誉为社会科学界“进化论”的主要原因,比较马克思和达尔文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宗旨上的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牛顿对人类发展做出的主要贡献。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理论•传播•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宣言》贯彻的基本思想,即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基础;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从那个剥削它压迫它的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最终)代替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写出《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时间,并依据材料概括其内容。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896年留居伦敦的孙中山是最早读到《宣言》的中国人。1899年上海《万国公报》介绍了“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1903年资产阶级革命派马君武撰写《社会主义与进化论比较》一文,列举了《宣言》等马克思的著作目录,这是迄今所知中国人最早介绍马克思主义著作的书单。1919年李大钊在北京《晨报》和《新青年》上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栏,发表了众多文章,或对《宣言》进行简单介绍、或评价、或摘译。同年,《广东中华新刊》《新潮》《觉悟》等期刊也为介绍马克思主义做了极大贡献。1920年第一本汉语全译本《宣言》出版,到1926年5月重印达17版之多。

——摘编自陈彩利《共产党宣言在中国传播百年史研究述评》


(2)阅读材料,指出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先进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


(3)上述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的重要成果,请分别说明其历史意义。
2019-03-31更新 | 134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恩格斯说,马克思主义“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细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二   马克思在1872年德文版《共产党宣言》序言中说,《共产党宣言》所阐释的一般原理“随时随地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马克思画传》


(1)材料一中所说的“思想材料”指的是什么?“物质的经济的事实”指的又是什么?
(2)《共产党宣言》所阐释的一般原理是什么?
(3)材料二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什么思想特点?
2020-06-16更新 | 8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共产党宣言》)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的许多地方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的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个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1872年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党宣言》认识发生变化的社会原因,依据这一认识的变化,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在探索社会发展规律中所体现的精神。

材料二 有学者指出: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为科学,在于它始终把自己视为一个开放的和发展的理论体系,并不断根据新的实践经验予以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还应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新理论,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推向前进。

——赵湘江《把社会主义作为科学来看待和研究》


(2)提炼材料二的基本观点,结合20世纪初列宁领导苏俄革命的史实加以论证。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由理论走向实践的发端,也是五四运动之后中国革命性质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化的重要标志。1922年6月,中共组建有严密领导的工人组织——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表现出自己是工人阶级的政治代表。从1922年初至1923年2月,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一个高潮时期。通过组织和领导罢工,中国共产党不仅在工人中开始建立自己的队伍和影响,而且锻炼了自己从事实际斗争的能力,并因此开创了20世纪20年代中期激荡了无数国人精神与生活的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时代。诚如毛泽东所论:“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摘编自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第六卷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2018-07-12更新 | 1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