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6 题号:5412552

二战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进行着各自的探索,但现代化发展模式殊途同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945年之后,在理论上存在着两个相反的典型社会形态。其中一端最好的体现者是苏联,所有的资本都由国家拥有,按照需要提供给管理者和工人,所有的生产和交换都由公共权力机构预先制定计划。在苏联式社会主义中,政府的角色是无所不包的。另一端是由美国来代表的,这种体制之下经济交换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资本由私人所有,而私人所有者自己来选择投资渠道并决定工作机会的提供。

——R·R·帕尔默《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政策的调整……商业、运输业、金融、保险、房地产业、电信业、水、电、煤气供应等公共事业在不断扩大……(20世纪九十年代)在美国形成了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节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2》(人教版)

材料三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中国设计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694个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1957年生产钢535万吨,原煤1.3亿吨,粮食1.95亿吨。

——转引自洪向华《强国之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后初期美苏的不同经济体制。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二战后的资本主义国家有哪些新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苏联模式对20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的工业、经济体制这两个方面分别有何影响?结合史实说明:1978年以后,中国在这两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逐步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改革的核心价值,是为社会的发展: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为人民的幸福。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为此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3年2月,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资料室:《农村政策文件选编》

材料二   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基础上开创的。

——习近平在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材料三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中共中央提出将农民“组织起来”的现实原因。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多年建设基础”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2020-10-01更新 | 51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经济结构的变动通常表现为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等的调整。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摧毁了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瓦解着中国传统的封建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面临“千古未有之变局”。

——摘自《历史学家茶座》

材料二   1952~1956年我国所有制结构变动表

类型1952年1956年
公有制经济国营经济19.1%32.2%
合作社经济19.1%53.4%
公私合营经济0.7%7.3%
私有制经济资本主义经济6.9%不足1%
个体经济71.8%7.1%

材料三   改革开放后我国所有制结构变动情况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
(2)据材料二,建国后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指出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及其主要意义
(3)据材料三,指出这一时期我国所有制结构又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有何积极作用?
2019-05-07更新 | 5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一五”时期,在农村全面开展了农村合作化。农村经济体制另一项重要变化是,国家调集人力、物力和财力,加速国营农牧场的建设。1954年先后由军队转业官兵组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和黑龙江军垦农场,政府还组织城市青年志愿垦荒队到黑龙江、新疆、华南开荒,建立国营农场。

——摘编自陈廷煊《1953—1957年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材料二美国农业的增长高峰,出现在二战刚结束的“美国农业二次革命”时期,此间美国农业经历了一些关键性的技术变革:首先是完成了农业的机械化进程,实现机械动力对畜力的替代;其次是现代科学开始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杂交技术改善了农作物品种,经现代科学改良的畜禽养殖技术大规模应用;化肥、杀虫剂等农业化学品开始大量投入使用。与此同时,农业生产装备系统及信息系统得到完善。

——摘编自孟令杰《美国农业生产率的增长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政策实施的结果,并分析其实施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中美两国农业发展的异同,并简评“美国农业二次革命”的影响。

2018-03-02更新 | 7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