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 中枢政务机构(汉-唐)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3 题号:5415852
唐代三省中某一省“负责定旨出命”。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其长官为宰相
B.其下设六部
C.相权趋于集中
D.其取代了皇帝的决策权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旧唐书·桓彦范传》载:时有墨敕授方术人郑普思秘书监,叶净能国子祭酒,彦范(政事堂宰相)苦言其不可。帝曰:“既要用之,无容便止。”彦范又对曰:“陛下自龙飞宝位,遂下制云:‘军国政化,皆依贞观故事。’……至如普思等是方伎庸流,岂足以比踪前烈?臣恐物议谓陛下官不择才,滥以天秩加于私爱。惟陛下少加慎择。”帝竟不纳。由此可知当时
A.缺乏系统完善的用人机制B.政事堂成为国家权力中枢
C.方术破坏了国家政治秩序D.君权和相权矛盾依然尖锐
2020-04-30更新 | 10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此观点认为
A.唐朝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B.唐朝三省六部相互牵制
C.唐朝皇帝还未能完全独裁D.唐朝实行集体决策机制
2020-05-13更新 | 4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唐朝开始,政府逐渐重视正史的编修。贞观三年,太宗设立了秘书内省专职整理修订五代史,称其“彰善瘅恶,足为将来之戒”。后又将史馆独立出来,转置到门下省由宰相监修并形成制度。史馆制度的发展反映出(     
A.官方历史编纂机制开始确立B.政府奉行宽松的文化政策
C.国家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D.国家以史为鉴的政治智慧
2023-01-11更新 | 1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