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宋明理学 > 理学产生的背景、原因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7 题号:5578863
唐代高僧把“孝”说成是贯穿古今的根本大道,并以慈悲比附仁道,以戒律比附修身等。这说明
A.儒、释、道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B.佛教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
C.儒佛两家的道德观原本是相同的
D.佛教吸收儒学精神日趋中国本土化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唐律》把“父母在,别籍异财”规定为“十恶”重罪中的“不孝”罪状之一,予以严惩。宋朝法律虽继承了《唐律》这一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凡民祖父母、父母在,子孙始娶,便析产异籍”的情况十分普遍。这一变化表明
A.唐代“三教合一”冲击B.对国家基本伦理形成严重挑战
C.宋代理学成为官方哲学D.唐宋主流思想发生了明显变化
2020-03-19更新 | 39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玄学是魏晋时期思想文化的标志性成果,玄学家既醉心于有与无、生与死、动与静、圣人有情与无情等问题的讨论,也认为纲常礼教、君臣上下,多是“天理自然”,应任其发展。这表明魏晋玄学
A.取代儒学成为主流思想
B.克服了传统儒学的局限
C.开创了三教合一的局面
D.糅合了儒家和道家思想
2019-05-12更新 | 61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隋唐时期,宗教文化政策一直是朝野上下争论不休的政治问题之一。但总的来说,隋唐帝王对儒、佛、道三教采取兼收并蓄、严密控制的政策。这说明
A.宗教已经成为国家意识形态B.隋唐时期思想文化的异质化
C.帝王力图利用三教巩固统治D.宗教信徒众多影响社会安定
2020-02-10更新 | 1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