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 科技成就 > 天文学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1 题号:559756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四方风是著名的中国历史文物,在一片牛肩胛骨上刻有24个甲骨文(残,全文应为28字),记载了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神与对应的四位风神。这篇甲骨文约出自公元前1200年,是典型武丁时期(约公元前1200-1189年)豳组卜辞。四个方向的风反映了春分与秋分、夏至与冬至,以及四季的变化。他们是殷朝人发明的独立标准四季体系,是确定日历与闰月的重要依据。这表示在当时“二分二至”的节气体系已经形成了。
在成书于战国后期的《吕氏春秋》中,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的名称。而这八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八个。这标志着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
在汉初的《淮南子·天文训》中首次出现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名称,与现今通行的名称致。24节气是相间的12个中气和12个节气的总称。太初历首次确定以中气所在决定月的名称,如雨水所在月为一月,春分所在月为二月……冬至所在月为十一月等等。而无中气的月无名称,只能称为前一个月的闰月,这一原则称无中气置闰。它合理地调整了年和月的关系,使季节与月份大体稳定,从太初历开始一直沿用到现在。
从1645年清朝《时宪历》开始,“二十四节气”采用定气法开始计算,它以太阳运行的位置为准,“二十四节气”分别相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度所达到的位置。
而现代的“二十四节气”则是沿用定气法,具体节气时间由专家测算。
2016年11月30月,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摘编自《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节气”诞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二十四节气的主要因素。
(3)根据二十四节气的发展历程,说明其在哪些方面改善了中国人的生活。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与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的统计资料
年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科技发明
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
件数
百分比
件数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
材料二 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无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欧洲在16世纪以后就诞生出现代科学……而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此相似的现代科学。”
材料三 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61—1863)》
材料四 外国人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人却用经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鲁迅《电的利弊》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为何明朝前期以前中国科技一直领先世界?
(2)列举中国古代三项早于西方千年的科技成就。
(3)被李约瑟称为“中国科学史中最卓人物是谁”是谁?其主要成就有哪些?
(4)根据材料三,宋元时期的几项重大发明对世界文明与进步产生的重要影响是什么?
(5)根据材料三、四,依据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科技没有迈开近代化的步伐的原因。
2010-09-16更新 | 82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他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中国人“在许多重要方面,有一些科学技术发明,走在那些创造出著名的希腊奇迹的传奇式人物的前面,和拥有古代西方世界全部文化财富的阿拉伯人并驾齐驱,并在公元3世纪与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材料二:有人说,中国的四大发明不是中国文明的顶尖级代表,甚至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

材料三: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古圣贤的道德、教诲、祖宗制度的成法,是古代辉煌的象征,同时也是进取的阻力。立论,言必称三代;著文,开篇子日诗云;行事,祖宗成法不可更改。因循守旧,不思变革,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另一种“色彩”。

——摘自《中西对比500年》


(1)结合材料一指出中国人取得的让“西方望尘莫及”、并对人类世界步入近代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科技成就有哪些?
(2)如果需要你论证上述观点正确性的话,你认为有哪些科技成果最能代表中国文明的形象?除四大发明外,请至少列举六例。
(3)通过材料一、材料二的阅读结合所学,你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发达的原因有哪些?
(4)根据材料三分析说明中国古代科技不能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原因。
2018-11-12更新 | 63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明初以来,据《大统历》推算所作的天象预报已多次不准。崇祯二年五月日食,钦天监的预报又发生显著错误,而礼部侍郎徐光启依据欧洲天文方法所作的预报却符合天象。由此徐光 启等人力呈改历,崇祯皇帝批准,设立历局进行改革。历局人员从翻译西方天文学资料起步, 力图系统、全面地引进西方天文学的成就,还聘用了意大利人龙华民、罗雅各,瑞士人邓玉函, 德国人汤若望等,历经六年,完成《崇祯历书》。书中大量引进了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明确 “地球”的概念;在计算方法上,介绍了球面和平面三角学;在坐标系方面介绍了黄道坐标系。 从此我国的天文学计算体系从传统的代数学体系转变为欧洲的几何学体系。然而其内容的重 大变化引起朝堂震动,他们以“未入大统之型模”,“不符祖制”等力阻其颁行。直至清初,传教 士汤若望将《崇祯历书》改为《西洋新法历书》呈报清廷最终得到采用。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末历法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末历法改革的影响。
2021-06-01更新 | 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