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 华盛顿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9 题号:5628306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华盛顿是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1774年10月9日致麦肯齐上尉的信中,华盛顿写道:“我深感满意的是:在整个美洲,任何有头脑的人并不企求独立;恰恰相反,他们所馨香祷祝的是获得自由。”在1776年2月10日致里德的信中,他写道:“告诉他们,如果除了奴役就不能使暴君及其凶狠的大臣满意,我们已决心与如此不公正、不人道的国家一刀两断。”

——摘自《华盛顿文选》

材料二华盛顿认为宪法所赋予的政府权力是来自于人民、属于人民,政府需要通过人民给它的这种权力来进行政治统治,要受到宪法对政府权力的限制。……在一个自由的国家里人们一定要习惯去思考如何在宪法所限制的范围内进行活动,不要越过宪法的范围也不要侵犯到他人的权利。

——赵天越《华盛顿的宪政思想及影响述评》

材料三他当时是没有必要离开总统宝座的。他可以轻易地赢得第三任。……华盛顿的让权使得总统选举能在他的有生之年,在他的赞许下举行。他的让权之举明确无误地指出,民众和宪法是这个新生国家里的唯一主人。

——[美]雅各布·尼德曼《美国理想:一部文明的历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华盛顿的政治要求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

(2)据材料二,概括华盛顿宪政思想的主要内涵。据材料三,分析华盛顿对美国民主政治作出的贡献。

【知识点】 华盛顿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历史―选修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在美国联邦政府成立前,杰韭逊在法国做公使,他对国内的情况不能及时了解,被迫置身于联邦主义者和反联邦主义者的斗争之外。他认为,对联邦构成最严重威胁的是派别和党政。政党不能存在。后来他在美国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显要,逐渐认识到:政党既有互相倾轧导致祸害社会的一面,同时也可借互相监察对方而成为社会的书“警卫员”。他开始与麦迪逊一道组建反对党。1800年的总统选举,共和党候选人杰斐逊经过众议院一星期36轮的投票艰难当选。一些联邦党人对此深感惊恐,杰斐逊发表就职演说:联邦党人和共和党人是原则相同的兄弟,只是称呼不同罢了,“我们都是共和党人,我们都是联邦党人。”杰斐逊离任以后,过若宁静的生活,面对美国复杂多变的现状,他认为,“辉格党和托利党是天生的党,他们在所有国家里都存在着,无论是叫这两个名字,还是叫其他名字。”

——摘编自宋腊梅《英美政党思想的起源》

(1)根据材料,概括杰斐逊对政党态度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杰斐逊对政党态度变化的原因。

2017-05-17更新 | 16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材料一 我们重新选举一位公民来主持美国政府的行政工作已为期不远了。实际上,现在已经到了必须运用你们的思想来考虑将此重任托付给谁的时候了。因此,我觉得我应当向大家表明,尤其是因为这样做可能使得公众意见表达得更明确,那就是我已下定决心,谢绝把我列为候选人。
——乔治·华盛顿《告别辞》
材料二 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不到三个月,袁世凯逼清帝退位、宣誓效忠共和,孙中山实现诺言,平静地辞去临时大总统一职……他说“国民革命,是为国民大多数谋幸福,凡事应以国民为重。”“共和与自由是为人民全体而讲,不是专门为少数军人和官吏而讲的。”“官吏不过是国民的公仆。”至于个人的去留进退,他认为,“功不必自我成,名不为自我居。”
——《孙中山演讲艺术评价》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华盛顿不谋求继续连任总统和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的异同。
2016-11-18更新 | 76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4)
【推荐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克伦威尔的主要活动

材料二 自17世纪以来,有关克伦威尔的著作,源源不断地大量涌现。卷帙浩繁的著作,不但内容广泛,而且思想差异很大。对克伦威尔的评价,更是褒、贬、臧、否,应有尽有,可说是千差万别。颂扬他的人,说他在行动领域中的地位正像莎士比亚在艺术领域的地位一样,是古往今来英国人中最伟大的人。责骂他的人,说他是世界上曾有过的臭名昭彰的暴君之一;他之所以成为国家元首,完全是通过他对自由事业的背叛和他对那些曾与他共同为自由而战斗过的卓越的爱国者们的卑鄙无情的背弃。
——(英)查尔斯·弗思著《克伦威尔传》
(1)根据材料一,说明克伦威尔是一个“为国家自由而奋斗”的战士。
(2)你认为应如何正确评价克伦威尔。
2013-10-12更新 | 10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