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中体西用”思想的实践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94 引用次数:828 题号:566481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材料二】 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因为在世界上,一切的国家能接受近代文化者必致富强,不能者必遭惨败,毫无例外。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上的报告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依据不同史观建构的中国近代史主线分别是什么?
2.近代前期,针对蒋廷黻提出的命题,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思想方面做出了怎样回答?资产阶级积极投身近代民族实业,为什么没有能够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3.据材料三,说明中国近代两大任务之间的关系。新中国成立后,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在经济领域做了哪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容易 (0.94)
【推荐1】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常常会出现依据一定思想理论及目标对社会体系进行变革的社会运动。

材料一:

材料二:(董仲舒向汉武帝说)“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梁启超《西学书目表》(1896年)

上卷:“西学”诸书

算学、重学、电学、化学、声学、光学、地学、全体学、动植物学、医学、图学

中卷:“西政”诸书

史志、官制、学制、法律、农政、矿政、工政、商政、兵政、船政

下卷:杂类之书

游记、报章、格致

材料四:他(伏尔泰)对孔子的民本思想极为推崇。他宣扬自由平等,孔子成为他敢于反抗专制的“守护神“。

——《中外政治思想史》


(1)材料一中的画像是哪一历史人物?他是中国古代哪一思想学派的开创者?
(2)依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所提出的建议。并结合所学分析其提出这一建议的目的。
(3)材料三中“上卷”诸书的传播对促进近代中国社会发展有何积极影响?“中卷”诸书较之“上卷”有哪些新的特点?
(4)伏尔泰是哪一场运动的领袖人物?请写出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直接体现伏尔泰上述思想的文献。
(5)综合上述内容,谈谈思想引领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
2019-02-14更新 | 28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容易 (0.94)
【推荐2】盛世危言

材料一:《盛世危言》(编成于公元1894年(光绪二十年)书影及序

材料二:郑观应认为,中国落后于西方,不仅在于“用”,而且“体”也必须改革。他批评洋务派:“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盛世危言》自序)

——陈志良《盛世危言·编序》,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


(1)就研究郑观应的思想而言,上述材料哪些为第一手史料?说明理由。
(2)材料二中,哪些是史料,哪些是史论?
(3)材料二中的“用”和“体”分别指什么?
(4)你是否认同材料二中郑观应对洋务派的批评?试简要说明理由。
2019-01-17更新 | 8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容易 (0.9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若强中御外之策,惟有以忠义号召天下之心,一朝廷威灵合九州之力,乃天经地义之道,古今中外不易之理。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机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

材料二: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宜就,二者斯强矣。

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达到这三样目的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善至美的国家

材料四:我们现在认定,只有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回答:
(1)上述材料分别代表了中国近代哪四个政治派别的观点?
(2)材料四中的“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
(3)以上四种不同的政治派别分别掀起了哪些运动?
2019-01-01更新 | 1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