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 >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评价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743 题号:566837
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的最主要原因是
A.国家从农民身上取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
B.片面发展重工业
C.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
D.轻工业发展品种单调和布局不合理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1】斯大林时期经济体制的特点是
A.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B.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C.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D.国有制和私有制的并存
2016-11-21更新 | 66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2】从斯大林到戈尔巴乔夫,苏联经济始终存在的问题是:
A.对外扩张包袱过重B.国民经济军事化问题严重,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C.个人崇拜严重D.高科技产业毫无进展
2016-11-18更新 | 100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该经济体制(政策)不是经济规律自然发展的产物,而是在当时苏联所处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高速度工业化的追求与某种先验的“社会主义观”相结合而衍生的结果。此经济体制(政策)( )
A.促进了苏联经济协调发展B.注重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C.允许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D.加速了苏联工业化的实现
2017-09-03更新 | 10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